在都會區公車密集班次多,但在偏鄉地區公車卻可能一小時一班、又無法深入部落。為改善偏鄉交通不便問題,交通部今(27)日宣布鬆綁法規,未來偏鄉地區的自用車也能申請經營客運,交通部長林佳龍也發文表示,不要讓都市的公共運輸法規,限縮偏鄉行的權利。
林佳龍在臉書發文表示,在偏鄉地區交通不便,政府補貼很花錢、客運業者又賺不到錢、連乘客也很不方便。交通部近年來開始協助地方政府推動幸福巴士、幸福小黃及試辦噗噗共乘等方案,與在地非營利組織合作,善用部落的人力與車輛,協助接送孩子就學、長者就醫,而負責駕駛的部落青年,也可以獲得報酬、增加收入,成效值得肯定。
經過4個月多月的研議,今「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的修正條文批准通過,未來對於沒有市區公車或計程車願意服務之偏鄉地區,縣市政府可以規劃特殊服務方式及規範事項,輔導當地社會團體或個人成立市區汽車客運業經營,交通部也同時放寬申請立案程序、營運、票價,以及資本額、車輛及場站、設備相關限制,便利偏鄉既有在地資源之投入。
交通部強調,偏鄉地區聚落分散、運輸需求不穩定,特性不同於都會地區,傳統大型公車定點、定線、定班的服務模式,已無法完全貼近偏鄉民眾的需要,而過去中央及地方政府透過營運虧損補貼勉強維持偏鄉基本民行的作法,確實也面臨了資源投入未見明顯成效的困境。
因此,交通部這次修法跳脫既有思維,大幅鬆綁偏鄉運輸服務相關規定後,預期偏鄉地區將可結合當地既有人力、車輛資源,透過媒合平台,來投入更彈性、多元的運輸服務,除通勤、通學的基本班次外,更便利當地民眾就醫、購物等不同需求,創造有限資源的更適當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