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三月份第一次封城隔離時,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宣布應對「我們處於戰爭之中」的建議之一是,宅家可以看書。不過,在10月底第二次封城時,馬克宏否決了書店業者繼續營業的要求,武漢肺炎病毒狠狠的啃噬了業者標榜的精神食糧。

馬克宏宣布封城前幾個小時,全法出版工會( SNE )、作家常設理事會(CPE)和法國書店工會(SLF)緊急發表聯合呼籲,要求讓書店維持營業,「使得社會性的隔離不會成為文化上的孤立」。最重要的是,在第一次的封城,全國書店已經進行重新組織和防疫物資配備,「他們完全有能力,在二度封城期間,以安全和可靠的衛生條件迎來愛書人。」

擔心最糟糕情況的業者預料政府會做出不利書店營業的決定,還動員包括前總統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等政治人物向文化部請願,特許書店繼續開門,無奈政府並未採納。文化部長巴榭蘿(Roselyne Bachelot)還在記者會中呼籲書店學習音樂業者的作法,架設網站讓民眾以「上網購書,書店門口取貨」的方式繼續營業。

第一次封城期間,意識到「在隔離和無聊可能顯得沉重的封城時期,文化扮演著主要角色,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我們正在經歷的集體磨難」,前文化部長里斯特(Franck Riester)就曾指出:隔離期間,讀者對閱讀的需要很大,而書店是圖書經濟產業鏈的晴雨表。前內政部長卡斯塔內(Christophe Castaner)也因此決定,封城期間書店可以通過網上訂購、實體店派送或顧客取書的形式恢復營業。法國各地的書店因此可以允許顧客到書店門口進行無接觸的圖書交接,或由書店店員按需要派送訂單,將書留在顧客家門口。

鑑於法國人是全世界最熱愛閱讀的民族之一,國營電視2台也每天播放文學電視節目《大書店》(La Grande Librairie)主持人布斯內爾(François Busnel)主持的《小書店》節目,每次一分半鐘的節目,介紹令他心動的書,以饗愛書卻無法去書店逛的民眾。

二度封城隔離的第一天,作為知名的媒體人和文學評論家,布斯內爾就在網上發起請願活動,要求在封城期間書店和畫廊可照常營業,他認為,關閉書店就是懲罰整個文化經濟領域,使得未來注定要看到沒有書店的城市。除了經濟論述外,他的知識論據是10月29日尼斯的恐怖襲擊,令整個法國陷入動盪不安,而知識的閱讀可以對戰愚昧無知。

他在封城前一天,敦促法國人在晚上7點前去書店買書,當天書店大排長龍印證了日常必需的讀書,在封城期間更是心靈慰藉之道,這可從今年解封後的5-9月,法國書店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較,逆勢成長了12%看出。

從政府拒絕書店營業可能性的那一時刻起,支持書店營業的行動就不斷增加,包括頒發文學獎的傳統都因此改期,龔古爾(Prix Goncourt)文學獎評議會29日宣布,原定11月10日的頒獎儀式延期,因為委員會無法想項宣布得獎名單時,書店是關閉的,畢竟,11月各項文學獎陸續頒發後,獲獎的小說都會在書店大賣,法國售出的圖書中有25%是在11月到12月之間售出。評委會表示,龔古爾獎委員會傾力支持圖書業,疫情導致的二次封城對圖書業又是新一輪的打擊,「我們與圖書業者團結在一起。」

書店是否應該在封城期間繼續營業成為焦點議題之一,畢竟,精神糧食和麵包一樣重要。禁令第一天,法國最大連鎖書店法雅客(FNAC)和超市繼續銷售書籍,使得全國的書商對這個「不正當競爭釀成的雙重懲罰」感到憤怒。法雅客可繼續營業的理由是,除販賣圖書外,也賣電腦與周邊產品,對於必須遠距上班的顧客而言,這些工具不可或缺;超市則是民生「基本需求」的典型代表,但他們的書店區都照常營業。

政府立即反應勒令超市書店區臨時停業,但幾個中小城鎮的市長已頒布法令,授權包括書店在內的非食品業務營業,並譴責政府允許大行銷售商和線上銷售的「不公平競爭」。包括巴黎市在內的50多名市長也聯名要求總理卡斯特克斯(Jean Castex)解決包括書店在內的地方企業關閉問題。

政府擔心如果准許書店破例,其他行業也將紛紛效法,「如果開始為許多例外開啟大門,將無法做到有效防疫」;擔心無法倖免於這場新危機的圖書業者則舉第一次封城已經重創圖書產業,二次封城則標誌著法國文學、知識的經濟再次毀損,後果則會跟第一次封城一樣,除因封城獲利的美國網路巨擘GAFAM (Google, Amazon, Facebook, Apple, Microsoft)、Netflix和YouTube外,其他藝文業者都遭受實質上的嚴重打擊,更甚於文化部長口惠的「晴天霹靂」。

 

法國10月底第二次封城時,馬克宏否決了書店業者繼續營業的要求。   圖/蔡筱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