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近幾個月來不斷升值,兌美元匯率還創下15年來最大升幅,超過日圓、瑞士法郎等外匯市場中最主要的避險貨幣,市場上開始出現以人民幣取代後兩者的聲音。但專家認為,考量到中國的政治體系封閉,加上政府嚴格資金流動,人民幣不適合做為避險貨幣,頂多拿來投資。

在近期美元持續疲弱、中國經濟基本面強力復甦助攻下,自9月起人民幣不斷升值,在十一長假期間更達到高峰。但對於市場上以人民幣作為避險貨幣的聲浪,《彭博》(Bloomberg)報導,專門研究全球經濟發展的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成員Eswar Prasad認為,中國不具備高流動性的金融市場、開放的資本及金融體系、獨立央行和民主政治制度,因此人民幣不適合成為避險貨幣。

此外,中國政府也嚴格限制資本流動,規定中國民眾每人每年僅能購入相當於5萬美元的外幣,因此能在國際市場流通的人民幣數量有限,中國央行、人民銀行也掌控著人民幣的匯率。

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研究人員George Magnus也贊成這項觀點,認為人民幣或許能成為好的交易物,但不能成為避險貨幣,也無法取代美金或歐元。

中媒報導,分析師預測,受到美國大選效應和季節性因素等影響,美元指數第四季將出現反彈,因此人民幣也將面臨下修壓力。這項消息無疑再度重挫人民幣成為避險貨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