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今日一早許多人紛紛傳達出來自內心的祝福給自己的另一半。據了解,多年的數據統計下,送花是許多人的首選。對此,你知道事實上每個花都含有不同的意義,就連在每一個國家的含義都不盡相同,甚至花朵也被視為國家歷經革命的象徵。

康乃馨起義-康乃馨:

全站首選:師大系教評會密審「女足案」4小時 周台英遭解聘!

康乃馨革命來自於葡萄牙近半個世紀的軍事獨裁,這起革命的代表歌曲Grândola, Vila Morena,也是已故葡萄牙著名左翼音樂家澤卡阿豐索Zeca Afonso)之作。據了解,在當時這首個甚至被掌權的法西斯政權認為是在同情共產主義的歌曲,隨後也遭到禁播。事實上,葡萄牙過去受到卡爾莫納和薩拉查將軍實施專制統治、酷刑和新聞檢查,直到1974年一部分軍隊揭竿起義,才推翻歐洲歷史上最長的獨裁統治。當地為了慶祝這場幾乎沒有流血的起義,里斯本市民給革命者戴上了紅色的康乃馨。在結束軍事獨裁後,葡萄牙正式開啟了所謂的第三共和國。

如火如荼的「阿拉伯之春」代表鮮花-茉莉花:

阿拉伯之春發生在2010年12月17日,背景是一名26歲的年輕男子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因當地景氣低迷導致無法順利找到工作,甚至連填飽肚子都成為問題,最後卻因無法扛起家中的經濟重擔選擇自火焚。不料,該事件發生後一瞬間激起了突尼西亞人的同情,甚至讓當地居民再也忍不住對失業率持續搞長、物價不穩定的怒火。導致突尼西亞境內人民與國民保衛對的流血衝突事件,也蔓延到了全國,同時造成了大規模的動盪不安,許多人也在該次革名中身亡。革命的結局也是順勢推翻了坐穩如山的獨裁政府,而這起革命也被視為阿拉伯世界中力爭「民主、和平」的運動。不過,令人失望的是,許多人犧牲奉獻但最後還是無法完成人們心中的民主富裕與自由。

發生在2011年的茉莉花革命,民眾紛紛上街抗議的場景。   達志影像/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