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英國和印度對中國動作頻頻,繼封殺華為、TikTok等中企後,範圍開始延伸到能源產業、雲端、電纜等,這可能導致其他國家連帶受到波及。

多家外媒報導,美國希望與中國「數位脫鉤」,因此推出「乾淨網路計劃」,從「App、應用程式商店、電訊網路、雲端服務及海底電纜」五方面著手,透過限制中國雲端服務商在美國收集儲存資料的能力、確保海底電纜不會被中國用來截取美國與國際間往來資訊等方式,將中企及產品排除在外。

另外,美國也封殺了騰訊,外界估這將衝擊到該公司在美國投資的電玩遊戲、電動車與社群平台產業。

英國對中企的抵制力道也在逐漸加強。《金融時報》報導,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所屬的保守黨國會議員成立了「中國研究小組」(CRG),正在嚴格審視中企在英國的其他投資,尤其是核能產業部分,為此盯上了中國廣核集團(CGN)。

保守黨國會議員鮑伯塞利(Bob Seely)表示,過去一年來沒人在意華為,但現在已經意識到,不該讓高風險企業參與重要的國家建設。

印度同樣開始警戒中國將魔掌伸進自家基礎建設。《法國廣播電台》(RFI)報導,印度政府本月初頒布一項與礦業有關的禁令,禁止「印度鄰國企業」或「公司擁有者出身自印度鄰國的企業」投資印度的煤礦開採。

從一開始針對華為,到現在TikTok、騰訊甚至中國廣核全數被盯上,顯然已經不只是特定企業的信用問題,而是「出自中國的企業一定有問題」。雖然根據華為被封殺的例子,韓國三星、日本電氣(NEC)確實為此受惠,但若長遠來看,很難說各國企業是否能因此撿到便宜。畢竟中國在海外投資的版圖遼闊,即便是在美國或英國註冊的公司,也不一定背後沒有中資操作。英國、印度極力將中國排除在國內基礎建設之外,可能會導致其他國家企業必須面對更長時間的審核或稽查,為投資與營運帶來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