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勞工局與政治大學勞研所、法學院及台灣勞動法學會合作舉辦的「109年勞動議題研討會」系列,今天進行第三場,探討「AI 發展對勞動關係及人力資源發展的影響」,與會學者表示肺炎疫情加速全球科技運用與整合,AI發展不僅帶動企業數位轉型,也促使產業「傾向特定技能的技術變遷」,因此零工經濟、斜槓職涯應運而生,異地或跨國組成遠距工作團隊成為常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將受到重大影響,培植並提高人力的不可取代性已成為當務之急。

研討會集結國內勞動法學與實務界權威,由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主持,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主任張家春副教授、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許雲翔副教授分別撰寫論文,探討AI發展對人力運用彈性與勞動權益的影響,內容精彩,共吸引逾百位民眾參與。

張家春以「溫水煮青蛙」的比喻破題,以淺顯易懂的小故事引入主題「AI人工智慧下的數據運用與勞資關係」,報告中說明5G網路、視訊交換等監控系統與平臺經濟、大數據資料等AI人工智慧廣泛運用,使勞動型態造成不可逆的轉變;AI發展對總體環境的影響是工作的零細、個別、瑣碎化及零工化,削弱工會的組織能力與代表性,對個體勞工的影響是數位化監控對自由的侵害,競爭性績效、壓力迫使勞動力被極限「榨乾」。

他說,在AI時代,勞動者權益的保障更加困難,工作風險亦逐步升高,故講者建議政府應設法增加勞方的博弈能量、促成勞方團體形成,並推動勞動基準設立與勞動監察制度,同時扮演勞資雙方的調停者,以保障勞工基本權益、應對新情勢的來臨。與談人致理科技大學林國榮教務長,另外以國際勞工組織(ILO)提出平台尊嚴勞動的18項準則及OECD有關未來工作之尊嚴勞動政策呼籲及主張,做為對新型態經濟模式的補充。

許雲翔則以「人力運用彈性與勞動權益保障」為題,由高、中、低階工作近30年的趨勢變化切入,再以全球知名企業AMAZON的無人倉儲影片說明AI人工智慧發展使技能需求改變,僅有能熟悉運用特定技術勞動者,方可獲得工作機會;其次,數位化導致組織結構轉型,使雇主調整安排工作的方式,企業採取各種彈性化策略,如工作外包、配合外包需求的工作內容標準化及零碎化與線上遠距平台工作等。

他說,AI發展對人力運用彈性帶來的影響,包括群眾外包人員身份認定、社會保障不足、勞動條件惡化、工作自動化再訓練等問題,建議重新盤點AI發展所影響的工作安排與特性、檢討公共或企業訓練項目、推動社會對話以強化數位基礎建設等方式保障勞動權益。

與談人聯合報工會理事長徐國淦以記者為例,對比過去與現在的勞動環境差異,從早期的一支筆跑天下,到現在除了訪問、採訪、拍照、攝影全包的多功能斜槓記者,再到網路媒體興起所造成新聞撰寫方式的質變,來論述AI發展對勞動型態的影響及未來,再以資深工會幹部的經驗分享AI盛行之後E工會創設的未來性。

最後,成之約以AI對關鍵職能的影響與人機協作分工時數比率變動作總結分析,比較不同時代的變化,未來人類可能只剩下無法被機器人取代的工作。

勞工局長陳瑞嘉說,新北市「勞動教育學院」成立多年,希望透過理論與實務對話,討論各項新興勞動議題。接下來除了8月18日持續探討AI發展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外,於9、10月亦將有職場霸凌問題之因應、斜槓青年就業挑戰等近來最夯的議題,每場次辦理前1個月開放報名,活動地點為新北市政府507會議室。歡迎對勞動議題有興趣的學生、市民、勞工團體踴躍報名。報名網址為「新北勞動雲-勞動教育平臺-課程查詢」。

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主持新北勞動議題研討會。   圖:新北市勞工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