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我們三觀差太多了!老公太會花錢!居然下手買價值兩萬元的櫃子,雖然質感好,但我覺得東西堪用就好,幾千元的櫃子就夠啦!」小琴婚後,常在諮商室嚷著諸如此類和老公不同的個性、想法、習慣等,讓她看不慣的差異,不時地造成雙方的衝突,漸漸忘了起初愛上老公的悸動。
我們或許會察覺到,如同小琴與她老公,因相愛的基礎而進入親密關係,卻仍經常難以接受彼此的差異,成為衝突的導火線;若雙方總各持己見,甚至否定對方,使關係陷入僵局,到最後,對感情的磨損埋沒了相戀的初衷。
如果膠著於雙方差異造成的衝突,不妨試著先跳脫僵局,靜下來思考:即便是伴侶,亦為獨立個體,來自於相異的家庭、成長環境及生活圈,勢必在觀念、行為上多少有所不同。
那麼可以如何接納並調適彼此差異呢?美國婚姻專家John Gottman列出了認識彼此差異的25種問題,並建議挑出至少三到五個重要的主題進行討論:包含生活習慣、守時習慣、做事方式、情緒管理、相處模式、性愛頻率、性愛態度、財務管理、冒險精神、對家人態度、處理家務、討論歧見時的態度、表達憤怒、教養孩子、處理悲傷、活動力、社交習慣、掌握權力、事業心和工作態度、宗教信仰、藥物和酒精使用、獨立自主、生活刺激、生活態度以及對伴侶的忠誠等。
以探索和好奇的態度,面對彼此的差異,而非糾正對方,進而協調在差異中可接受的平衡點。比方說,如果守時對自己非常重要,伴侶容易遲到半小時,可商討此問題的重要性,歸納出彼此可接受的方式,像是在等待伴侶時逛街打發時間,或著將約定時間往後調,共同擬出令雙方滿意的解決方案,不僅能包容伴侶的不同,也更加提升親密感。
相信在一段愛情中,相處過程難免遇到差異之處而發生衝突,這類衝突也許是提醒雙方需要藉此了解、接納對方的不同,透過理解彼此的歧見,並且加以調適,更有助於建立更堅強穩定的親密關係。
作者:張瑜芳 臨床心理師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
張瑜芳臨床心理師 圖:張瑜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