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拋棄過去一直堅持的黨綱與政見「陪審制」,現在堅持要在立院通過「參審制」(國民法官法),並有媒體披露一項由民進黨中央所做的民調,有關將「參審制」改成「國民法官法」。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今天表示,報導中指出「有人認為陪審制中,由於當判決不一致時,陪審團要解散,重新再審,而產生勞民傷財、耗時太久的問題,民調顯示,有74.4%的民眾同意這項說法,不同意者佔21.5%。」這是典型的難度很高的問題,實際上究竟是怎麼問的?民進黨應該出面講清楚並公佈這份民調的問卷題目全數公布,以昭公信。
游盈隆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天在媒體看到民進黨所做的「參審制」民調,他的直覺是,民進黨正式啓動司改民調戰了,就像2016年,為推動「一例一休」政策所發動的民調戰一樣。
他說,2016年7月初,勞動部發佈民調結果,稱「一例一休」政策獲85%民眾支持。同年10月3日,蔡英文總統親自拍版定案,但11月完成立法推出後,搞得天怒人怨,資方、勞方、消費者群起反對,是蔡總統聲望雪崩式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例一休」和「參審制」都是蔡政府的重要政策,「參審制」一旦完成立法,付諸實施後,會不會步上「一例一休」的後塵,再次重創蔡英文總統聲望,值得觀察。
游盈隆說,民進黨今天來勢洶洶,這波有關「參審制」民調一出,「陪審制」陣營形同被敲了一記大悶棍,沒有當場昏倒,就算很強了,但士氣難免受到影響。這是一場大鯨魚與小蝦米的拚鬥,雙方資源嚴重不對等,但重要的是,民進黨這波民調的信度和效度禁得起考驗嗎?連問卷題目都不公佈,只公布數字,這樣粗糙的調查,社會能接受嗎?
針對媒體披露,有關民進黨「參審制」民調,他提出幾點看法,首先,先談一個民調科學的基本概念,那就是,不是所有的東西或現象都可以調查,有些東西是「無法調查的」(unresearchable),或接近「無法調查」。「參審制」基本上就是這種無法調查的東西,除非主持問卷調查的人,經過深思熟慮,做徹底的概念釐清,能充分掌握參審制的精神與制度特質,並化為淺顯易懂的問句;否則,難竟其功。從這次調查的初步內容看來,主持此一民調的人不可能有這種功力。
持平而論,「參審制」對台灣社會來講是一個新而陌生的制度,一般社會大眾不可能熟悉這個制度,甚至恐怕連非法學界的大學教授都不見得懂或聽過。對這樣一個新而陌生且艱深的司法制度,去問一般社會大眾的意見,怎麼可能問的出來?就算問出來,結果也絕對欠缺説服力。就這個意義來說,他才會不客氣的說,這是一個「無法調查的」東西。
游盈隆說,報導指出「有72.2%的民眾贊成蔡英文總統想推動民眾加入審判的司法改革方向,僅有19.3%的人不贊成。」,其實這涉及到多個層次問題,實際上是怎麼問的?他很好奇。
再來「對於「國民法官制」所作的判決需要說明理由,且可就事實認定錯誤上訴,「陪審制」的判決結果不需要附理由,且不可以就事實認定錯誤上訴,結果有80%民眾贊成國民法官制,14.7%贊成「陪審制」。游盈隆說,「天啊!這麼複雜且糾結的司法制度,究竟是怎麼問的?到底幾個人懂,並作出有意義的回答呢?」他呼籲,民進黨應該公佈這份民調的問卷題目全數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