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在失智症門診的診間,常看到的是老老照顧或是中年子女照顧老年人,每位照顧者來診間時都是一臉的疲憊、無奈或抱怨,無論是在體力還是精神上似乎都到了極限,有些照顧者明知有這些長照資源可以使用,卻遲遲不敢使用,這是為什麼呢?和大家談談常見的場面:

1.養兒防老,你怎麼可以讓外勞來照顧我?

其實很多長輩擁有這種傳統觀念,非常抗拒外人的照顧,因此使得照顧者24小時幾乎無法休息,白天上班、晚上看護長輩,當如果長輩有困擾行為時(如:半夜大叫),常常讓照顧者無法好好休息,最終累垮。此時可以和長輩溝通外勞照顧的優點,以及若只有照顧者一人照顧時最終的結果為何,讓長輩理解這並非長久之計。

2.要死我也要死在我家,我不要去安養院。

很多長輩認為被送去安養院,等於是被拋棄在那了,很怕自己孤單的一人面對死亡,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有些少數案例是如此,但更多的是我們可以陪伴長輩一起選擇臨終的方式和地點,在溝通時慎重的回應長輩們的擔心與害怕。若住在安養院時,照顧者的訪視次數、多次的承諾和保證,都是能有效增加長輩安全感的方式。

3.什麼都幫我做好才是孝順啊!

不少照顧者或是親戚們可能都有這種觀念,有時一閃神讓長輩自己動手時,就非常不得了,照顧者馬上被身旁的親友罵不孝。事實上當我們幫長輩什麼都做好,反而是加速長輩的退化程度。日本知名的日照中心提倡的「減法照顧」理念,能刺激長輩維持各項基本能力,從日常生活中提供長輩復健的機會,以減緩退化的速度,當然我們也要判斷哪些是長輩可以自己處理的、哪些是他完全無法處理的,之後我們就只針對長輩完全無法處理的部份迅速出手幫忙即可,這種照顧方式同時也能提升長輩的自信和尊嚴。

早期傳統社會沒有高齡及少子化問題,因此傳統的價值觀能適用,但隨著時代演進,我們的價值觀也該開始隨之更新與進步。

作者:蒙宛筠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臨床心理師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joan210217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

蒙宛筠臨床心理師   圖:蒙宛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