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署首艘4000噸級巡防艦「嘉義艦」今(2)日下水。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表示,該艦相當擁有一間野戰醫院的醫療能量,平時有它的勤務,戰爭時可以撤除武器,改為醫療救護船,執行人道救援。

總統蔡英文今日偕同海洋委員會主委李仲威、海巡署陳國恩署長及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鄭文隆董事長等人,台船公司高雄廠共同主持「4000噸級巡防艦首艦命名暨下水典禮」。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文隆說,該艦有醫療艙間,配備負壓隔離病房,醫療手術室等,因應防疫有攜帶式的負壓隔離罩,同時也設計直升機起落設施,供內政部空勤總隊的直升機及海軍的反潛直升機作業。也就是該艦相當擁有一間野戰醫院的醫療能量,平時有它的勤務,戰爭時可以撤除武器,改為醫療救護船,執行人道救援。

新造4000噸級巡防艦能承受10級強風、續航力超過10,000浬,未來可支援載運防疫物資前往鄰近國家,及時投入國際人道救援工作,象徵台灣在海上人道救援方面,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更有助於爭取國際社會的能見度。

「嘉義艦」服勤後預劃配置於海巡署艦隊分署中部地區機動海巡隊,祈願「嘉義艦」乘長風、破巨浪,航行平安,保障台灣漁民海上作業權益與安全。

海巡署「籌建海巡船艦發展計畫」於106年行政院核定,107年啟動,規劃到11610年間,新建6型海巡署艦艇,共計141艘,總經費426億元,總噸位高達33,220噸的新式海巡艦艇。所有建造案都由國內船廠承接。其中,4千頓級巡防艦4艘,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承建;1千頓級巡防艦6艘,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承建;6百頓級巡防艦12艘,中信造船集團;1百頓級巡防艇17艘,中信造船集團;35頓級巡防艇52艘,中信造船集團;沿岸多功能艇50艘,罡旻企業有限公司承建。今日則是第一艘4千頓級巡防艦下水。

海洋委員會表示,這個計畫為國內造船產業帶來了空前的榮景,有效帶動造船產業鏈的發展,預估可創造8,000個以上的工作機會及高達新台幣1,000億元以上之產值,大幅提升台灣造船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海洋委員會表示,目前「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畫」各項建案依計畫期程順利執行,進度均符合或大幅超前,海洋委員會將逐步厚植海上巡防能量,穩健推動國艦國造政策,如期、如質、如預算完成建案目標,有效捍衛台灣主權及漁權,不負國人殷切的期望。

 

海巡署4千頓級巡防艦嘉義號下水   圖:林朝億/攝

海巡署4千頓級巡防艦嘉義號下水   圖:林朝億/攝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董事長鄭文隆   圖:林朝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