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不僅帶走數多條人命,還對世界經濟造成衝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提出警告,這波疫情將造成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許多發展中的國家都會受到傷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全球170個國家今年的人均經濟活動都出現下降現象,意味著生活水準也跟著也下降,尤其發展中的國更是嚴重。

多數的發展中國家是工業商品的出口商,多家工廠倒閉意味著對這些身品需求減少,市場供過於求,因此商品價格急遽下降。石油就是例子,運輸燃料需求大減。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這兩大石油出口國間的價格戰更是加劇慘況,日前石油價格甚至一度低於零。

而以銅為例,目前的價格相較1月中旬少了18%,鋅的價格低了超過20%,價格遽跌大大影響了出口國的收入。

發展中國家也必須面對國際投資者的撤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學家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表示,這些國際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已經減弱。他們現階段傾向賣出被視為風險較高的投資,包括新興市場的債券和股票,且將資金收回投入他們認為更安全的的投資,如美國、歐洲或日本。戈皮納特認為,「資本流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逆轉」。

根據布魯塞爾智庫發表的一篇文章中顯示,專家列出一系列金融指標,看的出來新興經濟體累積著巨大壓力。這些指標也說明,美國和發展中國家債券收益率間的差距已擴大。

此外,違約保險成本增加(即「信用違約互換」的金融工具的價格),多國的貨幣價值降低,這也是投資者撤出資金的跡象。

外債問題也非常嚴重。一國貨幣的貶值將使其他國家貨幣還債或支付利息的成本增加。發展中國家政府在承受公衛危機和經濟壓力時,償還債務可能將轉移稀缺資源。

針對發展中國家債務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主要經濟體目前已採取措施,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免除債務利息和還款,有望減輕發展中國家負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表示,未來半年內,有25個國家必須支付到期款項(多為非洲國家),「幫助它們將更多稀缺的金融資源用於關鍵的緊急醫療和其他救助工作中」。G20中幾個主要經濟大國同意將一些貧窮國家的債務推遲到今年年底。

發展中國家的衛生問題一直令外界注意。在人口稠密的城市裡,保持社交距離有一定難度。根據BBC報導,聯合街頭小販機構「街頭賣主網絡」(StreetNet)的阿布達(Oksana Abbouda)對這樣的情況表示,「我們必須做出可怕的選擇,要麼面對感染風險,繼續非正式工作,要麼讓我們的家人面臨風險,因為我們會挨餓。」

由於發展中國家中,不少移工需到外地工作並寄錢回家。根據世界銀行一份最新的報告,由於疫情影響,今年的匯款可能下降20%。世界銀行表示,疫情衝擊,讓多數農民移工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