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實驗研究院動物中心今天 (24日) 與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運用動物中心建置的雙向性血管造影系統,以動物器官測試來驗證新竹分院開發的創新精準療法,初步鎖定在心血管、腦血管及支氣管疾病等領域,盼能加速應用在臨床診療,加速這些尖端醫材、創新療法的商品化及國際化腳步。

創新療法研發時會先以動物做來驗證,但傳統上,以動物器官進行醫療試驗手術時,若只有電腦斷層掃描或磁振造影繪製的3D影像,恐有誤差增加手術風險。為此,國研院動物中心今年導入雙向性血管造影系統,不但可提供立體影像,還可在手術過程中,以低劑量X光拍照獲得即時影像,醫師在身著防護衣的情況下,可一邊監看螢幕影像一邊動手術,掌握更精準的細節來降低手術風險。

國研院動物中心24日宣布與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合作,透過這套系統來驗證新竹分院開發的創新精準療法,初步鎖定國人最常發生的心血管、腦血管及支氣管疾病等三大領域,例如支氣管導航定位技術、心肌梗塞誘發心律不整的精準療法、出血性腦損傷前驅診斷方法等,為尖端醫材、創新療法的商品化及國際化進程推一把。

台大新竹分院院長洪冠予舉例說明,洗腎病人血管栓塞打通後,平均有2到2成5的比例會再次狹窄、阻塞,不過,可藉由動物試體來模擬情境,搭配動物中心的系統掌握細節,找到復發原因。他說:『(原音)所以這樣的一個動物實驗我們在治療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有這樣的因子存在,所以治療之後如果我們同時地、同步地開始去給他做一些治療,這些治療是不是能夠找到一些藥物把這些血糖、膽固醇控制好,甚至把血管內壁新生的機制把他稍微做某部分的抑制,而又不傷害到血管的repair(修復)這樣的一個system(系統),如果能夠做好,那未來就能減少他再次發生 。』

國研院院長王永和則說,精準醫療需不斷做臨床測試,此次合作將可提高創新醫療的效益,他並強調,國研院建構研發平台,提供ICT技術、半導體儀器設備,甚至AI大數據等奧援,盼讓合作不只「一加一大於二,甚至有機會大於十」。

(文/轉載自中央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