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頭號軍事指揮官蘇雷曼尼(Qassim Soleimani)3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機場遭到美軍無人機炸殺身亡,導致德黑蘭與華府之間劍拔弩張,局勢緊張到國際媒體開始出現談論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報導。然而,真的開戰的話,伊朗能拉到足以與美國抗衡的力量支持嗎?《華爾街日報》稍早刊登一篇分析報導,指出伊朗不能指望俄羅斯與中國。
報導指出,這兩天川普派遣了數千名美軍部隊前往中東與伊朗對抗。但俄羅斯和中國幾乎沒有顯露出捲入這場衝突的意願。這意味著,儘管蘇雷曼尼之死引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激烈討論,但如今的伊朗只能依靠自己,以及蘇雷曼尼在黎巴嫩、伊拉克、敘利亞、葉門等國培養的勢力。
華府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伊朗問題專家薩賈德普爾(Karim Sadjadpour)指出,伊朗是全世界最孤獨的國家之一,把數十個國家都當成敵人,唯一信賴的朋友是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
至於俄羅斯,一個孤立、反美又沒能力開發自己資源的伊朗,最符合莫斯科的利益。
觀察家們指出,北京和莫斯科很樂意看到美國陷入中東甚至更深的困境,以轉移美國對自己的壓力,但他們並不想去與美國對抗,讓自己承受風險。
替俄羅斯國防部服務的莫斯科智庫莫斯科智囊團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主任普霍夫(Ruslan Pukhov)指出,俄羅斯儘管將以非常響亮的聲明繼續表達對伊朗的支持,但沒有絲毫參與這場爭端的意圖,並且正努力保持距離。
他補充說,至少短期而言,這對俄羅斯都是有益的:油價上漲,而且難搞的伊朗人還會被迫變得更加與莫斯科合作。
德黑蘭中東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阿斯拉尼(Abas Aslani)則指出,蘇雷曼尼身亡後,伊朗談論的是反擊、報仇,而不是發動戰爭。
他認為伊朗不會期待俄羅斯和中國為他與美國開戰,而是提供政治支持,並在某些國際機構中加以相挺。至於是否能向伊朗提供一些裝備,則還是問題。
伊朗無疑渴望獲得軍事裝備來替換其過時的戰機、輪船和坦克,但是,無論是俄羅斯還是中國,最早都不能在今年10月聯合國對德黑蘭的大部分軍事銷售制裁到期之前,合法地提供這些裝備。
莫斯科和北京都與伊朗在中東地區的敵人(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維持友好關係。
在歷史記憶中,俄羅斯和伊朗更彼此充滿敵意。俄國人還記得1829年俄羅斯大使兼劇作家亞歷山大·格里博埃多夫(Alexander Griboedov)被謀殺,以及1980年代伊斯蘭共和國對阿富汗反蘇武裝的支持。
對伊朗人來說,俄羅斯幾百年來在波斯帝國吞併的土地,以及在1920年和1941年蘇聯對伊朗的軍事入侵和占領,依然籠罩在他們的國家記憶中。
卡內基莫斯科中心俄羅斯問題專家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表示:俄羅斯沒有人真正關心伊朗,社會沒有將伊朗視為合作夥伴,當然更不是值得為他們死的朋友。
至於中國,雖然現在是中東石油的最大購買國,但中國安全和外交政策機構的專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北京應該避免陷入動盪地區的誘惑。
南京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峰補充說,中國雖然在12月與伊朗舉行海軍演習,但主要是象徵意義。 他認為中國沒有興趣捲入日益嚴重的緊張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