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0年總統大選還有2個多月,中國政府4日公布「26條措施」,分為「為台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為台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兩大項。台師大政研所教授范世平今(8)日提問,依照26條措施,台商若投資中國高科技產業與5G,「是否被美國視為眼中釘?」

范世平今早擔任「26條措施:惠台還是利中?」座談會的主持人,與會者包括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吳建忠、中共研究雜誌社研究員吳瑟致、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張宇韶。

他透過臉書指出, 在這「26條」中開宗明義的第1條與第2條提到,台商可參與中國的高新科技與5G,「但是當中美科技戰正在如火如荼之際,美國對華為的5G技術視為高威脅時,台商如果投資中國高科技產業與5G,是否被美國視為眼中釘?」

此外,當台商參與太多中國的高科技,稍有不慎可能被中共指控洩露科技機密,尤其中國沒有公正的司法,恐導致很多台商可能面臨法律風險。

范世平進一步指出,在這「26條」中的第3、4、5條強調,台商可投資中國的資源回收與環保、機場、主題樂園等「內需產業」。由於美中貿易大戰,以出口為導向的台商,面臨美國的高關稅制裁,因此不是回到台灣就是轉進東南亞,為了讓台商繼續留在中國,因此把台商的投資產業由「出口」轉向「內需」。

他認為,台灣在資源回收與環保的確有優勢,但這些「內需」產業,中國的企業也要搶,因為出口也不順暢,但中國的企業更熟悉內需產業,更能接地氣,台商有機會嗎?看得到就吃得到嗎?

范世平今(8)日在臉書上發文表示,依照26條措施,台商若投資中國高科技產業與5G,恐被美國視為眼中釘。   圖:翻攝自范世平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