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是吃梨子的最好季節,梨子有個「天然礦泉水」的有趣別名,原因是因為鮮嫩多汁又酸甜適中,不過你知道你吃到的品種是什麼梨子嗎?而台灣又有哪些常見的梨子品種呢,《新頭殼》帶你一探究竟。

為什麼高接梨隨處可見?

梨子是台灣重要的水果,常聽到的「高接梨」則是指一種移栽技術,並不是品種或品牌名稱,它指的是將高海拔的樹枝嫁接到低海拔的果樹上,讓低海拔果樹可以長出高海拔的品種。

梨子的含水量達89%,是優質的天然飲料,內含有大量果糖,可迅速被人體吸收,水梨大部份的纖維都在果皮上,連皮一起食用可得到較多完整的纖維化合物。

梨子的種植面積超過8,000公頃,台中市、苗栗縣、新竹縣、嘉義縣、宜蘭縣和梨山等地都是產量較多的地區,種植種類多數都以高接梨為主,而每年的梨子最早從6月開始上市,到了8、9月時品種和數量最多,消費者可以趁這時候享受。

台灣常見品種

台灣常見梨子品種 圖:新頭殼/製表

新世紀梨:
果皮為青色皮,經過遮光套袋後轉為白色,果型扁圓、果肉細脆、果汁多,高接者在5月下旬~6月上旬,高海拔品種則在8月下旬~9月下旬。

豐水梨:
自日本引進的品種,果皮為青褐色,經套袋後為黃色,果形成長圓、果點細、果肉細緻、清脆多汁、味甜,高接者約在6月上旬~7月上旬,高海拔的主要產季則在8下旬~9月上旬。

幸水梨:
果皮為赤褐色,套袋後呈黃、果形呈正圓形、果頂凹下且深度,果點稍粗、果肉細緻、多汁、味甜、清爽、品質甚佳,高接者在5月下旬~6月上旬,高海拔者為8月上旬。

新興梨:
果皮為青褐色,套袋後呈黃色,果形大、呈長圓形、一班班有菱、果點粗、果肉細、但石細胞較多、多汁、清脆,產期較晚,高接者約在7月上旬~8月中旬,高海拔者約在9月中旬至下旬之間。

橫山梨:

長輩口中說「果肉粗、果核大、又帶酸澀」,充滿古早味的梨子,就是稱為「粗梨」的橫山梨,橫山梨的果樹比較耐熱,但是果實的賣相不佳,果樹就改作高接梨的接枝樹,生產其他品種的梨子,第一期(倒頭期)為5到6月,第二期(正果期)為8月下旬到9月下旬。

掌握四點!輕鬆挑選香甜梨子

農委會表示,要挑選香甜梨子的要訣看這四點就對了!

一、外觀是否端正
二、果皮要薄而光滑,色澤均勻且無外傷,如果有斑點則越小越好,出現黑斑就代表梨子不新鮮。
三、果肉摸起來要硬實。
四、果蒂附近如出現發酵味道代表果肉已經開始腐敗。

農委會提醒,保存梨子時可用兩層報紙,單顆分別包好後放入冰箱冷藏即可,約可保存1至2週。

由左至右分別為豐水梨、新興梨、幸水梨   圖:取自農業易遊網

稱為粗梨的橫山梨,果肉粗、果核大、又帶酸澀   圖:取自農業易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