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大里仁愛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吳承羲今(23)日在臉書發文,表達自己對於「失格講者」的想法,他舉出看過、聽過最扯的案例,藉此提出「遲到」、「照抄別人投影片」、「中英夾雜」、「開天窗」以及「照本宣科」五大不及格行為,呼籲大家千萬不要犯這些錯。

吳承羲表示,無論上台的身份是學生、教師還是長官,上台發表時就應該對自己講稿內容,以及聽眾負責,沒有人天生就是演講高手,只要夠看重每次上台的機會,經過充分準備和訓練,這都可以訓練的。他分享幾個看過、聽過最扯的案例。

第一「遲到」,當時時間早已敲定,也非在病人有緊急狀況之下,當事者遲到半小時,使得整個講堂快「100人」空等,甚至還有「國外參訪的外賓」,事後才發現「他老大在值班室睡大覺」,是廣播以及有人踹門才把當事人挖起來。

第二「照抄別人的投影片」,前一個講者才報告過,而當事人的內容卻一模一樣,連改都沒改,這個也是直接被教授電飛;第三「中英文夾雜」,不僅讓大家完全聽不懂,幾個專有名詞用原文就算了,連一般的用字也硬用英文,而且發音全錯,「坐最後面的留美大老聽不下去直接用英語把他嗆下台」。

第四「開天窗」,表定時間1小時的課程,當事者講2分鐘就講不下去,「這個...那個...大家辛苦啦!」如果觀眾是被逼著來聽演講拿學分的,當然很高興「大家可以回家啦!」可是觀眾是自費付幾千塊錢還請假才去上課的啊!

第五「PPT直接整份拿起來照唸」,字又小又密,這種一看就知道根本不是自己做的,唸不到兩張,整間教室睡一排,「連唸佛機都比你有創意,最新機型可能還有舞曲大悲咒或嘻哈版般若心經。」

對此,吳承羲提供4大心法讓大家避免當個失格講者,包括釐清「時間、聽眾」,將重點抓出來讓觀眾能夠記住,再者,自己要先理解演講內容,再用觀眾能聽懂的方式說明;簡報方面,投影片是給觀眾看的,而非講者的唸稿,版面應簡潔有力,適度以圖輔助,可提升演講品質;若能適度轉換演講方式,帶動現場氣氛,增加觀眾的參與度,就可避免演講落於枯燥。

最後,他強調,這篇文章是分享教學以及演講的心得,並非指特定人物事件,希望大家不要過度聯想。

(本文獲得作者吳承羲醫師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