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元朗發生的「無差別打人」事件,逾百名持棍、身穿白色衣服人士於元朗車站見人就打。7月27日的「光復元朗」遊行,則希望透過步行,要求政府回應元朗暴力事件是否為「跨境的恐怖襲擊」,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7月28日,遮打花園將再接再勵,極限施壓港共政府,要求政府回應五大訴求。

深入觀察,從6月9日到現在,形勢一直在變,運動的戰線、形式也在變。如何理解和定義這場運動,不僅是個名稱問題,更關乎香港人對這場運動的理解、如何正當化和合理化運動的抗爭訴求,以及運動的發展方向。簡言之,如何守著這些價值去面對惡和暴力,是重中之重。因為是這些價值,令港共政府和警察如此軟弱,而「香港人」如此團結和強大。

事實上,公共討論和集體決策在街頭,這場社會運動沒有人被排斥在外。「無差別打人」令更多人明白,香港的自由、安全、繁榮這麼脆弱,一個政府或西環的决定可以讓安定的生活一夜消失,回到警方包庇縱容黑社會擾亂治安的年代,惡徒或許相信已有高層加持。

看看中共目前的反應,還是以忍字訣為主,想讓大部份政治冷感沉默中立者對示威破壞反感,從而有效爭取民心支持。但是中共也不忘宣傳威嚇,7月24日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表示「密切關注香港近期的形勢發展」,國防部對香港事務表達「密切關注」的做法非常少見,說法反映軍方對香港的關注程度逐漸上升。值得警惕的是,中共若錯判形勢,並由解放軍介入香港內部事務,就是直接宣布「一國兩制」死亡。

然而,7月27日元朗步行是反送中運動以來,香港警方首次拒絕港人遊行的一次。警方早早發出反對通知書,不讓元朗步行發生。但政府和警方迴避的結果,無阻香港人再一次走上元朗的街頭。反送中運動發展至今,從612事件、包圍警總、七一佔領立法會、721包圍中聯辦,演變到元朗「無差別打人」,逐漸拉扯出香港深層次的權力結構失衡和社會民生矛盾。

近日港共政府之中的公務員團隊陸續表態,表明自6月9日起政府強行推動引渡條例修訂後的一連串行動大失眾望,各界人士對港共政府表達極不信任;而強硬而且紀律廢弛的警隊督察及員佐級人員陸續向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示威,令香港不單處於撕裂,政府更是面對分裂的危機。

雖然如此,香港警官組織發公開信要香港政務司長下台,這封信百分百越界,原因在於香港警方的警例已經訂明警察不可以有工會,四個警察組織是屬於福利會的性質,然而這封信,還有之前投訴立法會議員的另一封信,已經屬於政治性質,遠遠超越一個福利會的範疇。顯而易見,這種困局源自特首林鄭月娥的「鬥氣」行為,一個獨斷獨行的特首為顧全自己面子,不惜將港共政府剩餘的管治基礎押上賭桌,務求霸王硬上弓,製造「既成事實」而強迫香港市民接受。

但在這8個星期來看,香港人以一種「再接再勵,極限施壓」的街頭巷戰格勢,與林鄭月娥為首的暴政集團鬥到一兵一卒。警黑惡勢力會瞬間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波反送中運動似乎逐漸逼近某種即將攤牌的臨界點。香港抗爭能量巨大,在每個週末持續湧現一波波行動,已形成一股高度凝聚力。另一方面,網上小粉紅對香港抗爭的批判輿論逐漸增溫,大量湧現「解放軍怎麼還不出手管一管」的不耐,要快速重建中央權威。

警黑合作無間,黑社會分明知道傷人沒有後果。即使風向稍微有變,但港共政府對黑社會有所虧欠,潘朵拉盒子已開,挑起衝突演變成兩幫打鬥,示威人士難以面對公正執法。運動不要讓議題失焦,應聚焦核心議題,用可持續方式向政府施壓。就時機與現實感來說,林鄭月娥的治理實際已經半癱瘓狀態,中共中央目前也拿不出辦法來平息事態。雙方都在鬥智鬥勇,都在尋找突破口,台灣也應該要緊盯情勢發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