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集團郭台銘前董事長日前在高雄受訪,談到中華職棒Lamigo桃猿隊轉賣他有幫忙牽線,又說他有「管道」可以馬上安排跟軟體銀行鷹隊,以及讀賣巨人隊比賽云云,之後話鋒一轉又說要找NBA知名的林書豪回台,這一個牛頭不對馬嘴的前後文,立刻引發許多討論。

當然,很明顯郭台銘先生在開的是提升國內運動的政治支票,這對台灣的總統候選人,或甚至立法委員的層級來說,已經變成一個固定的儀式,例如世界盃足球賽每四年就會讓台灣少數政客,競相浮出水面狂談足球推廣。郭台銘畢竟第一次參選,會這麼熱心的狂談,足見他對開政策支票還是很嫩,也突顯他對其他行業生態的缺乏常識。

除了冰上曲棍球,美國最熱門的三大運動是棒球、籃球與美式足球。這些運動的比賽期間,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是每年3月底4月初春天開打,秋天10月左右打總冠軍戰;美國職業籃球(NBA),則在10月中左右開季,到隔年4月左右開始打季後賽,並在5月到6月打出總冠軍。美國的美式足球聯盟(NFL),打的時間則是每年9月到12月,然後在12月底到隔年1月打季後賽,以及舉世聞名的超級盃(Super Bow)。可以看得出來,美國職業運動這些賽事為了最大場次與票房考量,除了自己的賽事時間安排十分緊湊,彼此間的賽程安排也是無縫接軌,而且最重要的季後賽與冠軍賽期間都完全錯開。

現代的運動比賽,早就不只是提升國民體能的健康事業,而是一門完全專業化、分工化的產業。郭台銘先生自認為有「管道」就可以安排比賽,這是十足外行人的說法,甚至很多超級球員在季後也有個人的訓練期程乃至「回廠保養」的計畫,你有管道也好,打表演賽也好,其實都不一定能夠安排的出來。

美國大聯盟MLB的產值,週邊相關與轉播等,2018年約13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4000億元。美國職籃NBA與美式足球NFL,也都是每年超過100億美元產值的產業,光是這三者加起來,就是一個上兆元台幣的產業。台灣運動產業全部的產值,根據體育署的報告2018年約44億元,僅有人口我們二倍的韓國十分之一,是人口我麼五倍的日本5%不到,台灣的職業運動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不言可喻,光是要如何借鏡日韓,例如由大型企業投資引進專業化經營,整合三級棒球的資源等,這都是很好的議題發揮點,因為棒球畢竟是台灣的國球,很多基礎機構都算完整。可惜,郭董卻認為透過「個人關係」辦一兩場比賽,或找一兩個明星球員回台灣,這種「辦慈善活動式」的政策就能提升整個產業,這是十分幼稚的說法,雖然勇氣可嘉,但可惜是不懂裝懂。

文/魏水秀(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