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而你知道全球面臨的糧食問題嗎?要如何透過飲食節能減碳?醜蔬果、隔夜菜等剩食可以變成精緻料理嗎?

「食」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而你知道全球面臨的糧食問題嗎?要如何透過飲食節能減碳?醜蔬果、隔夜菜等剩食可以變成精緻料理嗎?灃食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簡稱灃食教育基金會)良食脈動講座「愛護地球:從舌尖上的飲食開始」邀請到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系教授周志輝、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剩食創意料理專家楊七喜,帶你全方位了解糧食、環保、剩食議題。

你所忽視的全球糧食問題 可以從小處開始解決!

糧食危機迫在眉睫嗎?食物生產鏈必定會崩塌?」周志輝指出真正造成缺糧的原因主要是以下4個:天災、戰爭、政治衝突、貧窮,但這些不是無法預測,就是因為涉及許多社會結構性問題,很難以真正根治解決。

但是,除了糧食缺乏的問題,也需要注意營養失衡的問題,周志輝說明,即便你是能夠飽食的,也有可能沒有得到充足的營養。其中,「缺鐵」就是一個全球普遍的問題,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指出,全球大約有3分之1的人缺鐵,大多數是婦女為主。因此,只要人們能注意飲食均衡,這就是可以解決的問題。

另一個可以解決的問題就是「浪費食物」,周志輝指出目前食物浪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有效期限過期、外表受損、過度準備餐點、盲目購買。而目前台灣因為有效期限法規的關係,過期後的食物是不允許販售、保留的。不過其他國家有不同的做法,德國擬取消日期標示、法國禁止超市銷毀未出售食品,都是為了減少食物浪費的問題。

從飲食開始愛護環境

「吃得對,不只是愛自己,也是疼惜環境的方式」李偉文說道,在李偉文20多年來參與環境愛護運動的過程中,他認為保護環境不是犧牲生活舒適度的行為,而是「你對環境好,環境也會對你好」。

李偉文指出,因為農業科技促使我們現在一年四季可能都能享用到不同季節的水果,但因此卻會耗費更多的能源,最簡單能做到的就是目前全世界正在推動的「100里飲食運動」,多吃當地、當令的食材,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呼籲大家透過消費、食物選擇,來改善環境。

李偉文也強調,每一天三餐的選擇與愛護環境的方式,兩者是很密切的,期望大家能當一個合格的地球公民、負責任的消費者。

共饗剩宴 剩食也能變佳餚

楊七喜則認為,剩食議題並不是單指餐桌上的剩下的食物,而是泛指所有的食物浪費,例如生鮮的醜蔬果、不合規格的生鮮、即期品、吃不完的熟食、料理過程剩下的食材等等。而因為國人觀念的改變,目前也有很多超市在販售醜蔬果,相對其他糧食問題來說,剩食是較容易解決的。不合規格的生鮮則是民眾較少會接觸到的,以楊七喜經營的餐廳「明日餐桌」為例,即是以不合規格的格外品,經過烹調變成一道道佳餚,與大家一起共饗「剩」宴,扭轉一般人對於格外品不好處理或難以食用的印象 。

「剩食在全球、在台灣是多嚴重的事情呢?」在東南亞,台灣竟然是剩食浪費的第一名!楊七喜指出因為台灣相對國外更難處理剩食,原因是因為飲食習慣、氣候的關係,台灣人習慣吃葉菜類,而葉菜類的廢棄物過多,加上氣候炎熱容易腐爛,剩食的處理更為困難。

因此楊七喜推薦大家可以進行「全食物料理」,以紅蘿蔔為例,紅蘿蔔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幾乎存在於果皮和皮下的部分,建議大家煮菜時可以保留紅蘿蔔皮,且紅蘿蔔的葉子甚至可以還做成青醬!

「愛護地球:從舌尖上的飲食開始」讓聽眾以不同面向來探討全球飢荒、環境愛護、剩食的議題,面對快速變遷的社會,期望民眾能仔細思考我們所正面臨的飲食問題。三位講者提供了簡單可以執行的方式,為了地球永續,你也一起開始行動吧!

延伸閱讀:

每天浪費將近15萬噸食物! 食物浪費大國美國如何解決剩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