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賴之爭進入關鍵第三回合,賴清德拋出「贏的策略」,英系大軍一時無法應變,將艦隊大砲轉向黨主席卓榮泰,並表明下周再戰,究竟是英有道理?還是賴贏的道理?
民調關鍵三點:期程時間、市話/手機、互比/對比。民黨進已公告的民調辦法是,4/10民調、黨內互比、全市話。
當前熱搜:世壯運編織袋爆「中國製」還動員工讀生撕標籤 執委會駁斥嗆誤導視聽
以上三點,蔡英文通通不認,所以在5/22中執會另提三點,這三點是英的道理?還是贏的道理?
1、一周一場政見發表會,辦理兩場。為何不能一周兩場?據說,英系代表表示,為顧及總統國事如麻、體力消耗。但是從媒體可以見,總統搭著專機,高雄、屏東、花蓮再遠都跑,而且是競選辦公室聯繫表明的競選行程,怎麼搭專機有體力,政見發表就體力消耗了呢?
2、對比民調納入柯文哲。柯文哲從沒鬆口要選,英系代表說,不是比誰英文最好、數學最好,而是選出兩科總分最高者,聽似有道理,但如果考卷是數學、物理呢?也就是柯文哲從未鬆口參選,只用感覺就納入,實在荒謬,國民黨還沒開始登記,筆者認為,國民黨最強的不是韓國瑜,而是馬英九太太周美青,無政治包袱、親民形象深植人心,怎麼能排斥呢?一樣沒宣布,是否也該納入對比?如此,都靠感覺,永遠對比不完。
3、市話50%、手機50%。英系理由是,市話民調食古不化,是落後、不合民意的調查方法。試問,5/1前民進黨才用這套所謂落後、不合民意的方法,完成11個立委選區的民調初選,這是否意味著,初選勝出的11位立委提名人,是不合民意的產出?所以民進黨提名了11位民意落伍的立委參選人?再者,這套辦法,還是5/22同一批要修改辦法的人所通過的,自打臉也稍微輕一點。
再看所謂賴清德贏的策略,總計有六項排列組合:
1、韓贏蔡、蔡又贏賴,由蔡選
2、韓贏賴、賴又贏蔡,由蔡選
3、蔡贏韓、韓又贏賴,由蔡選
4、蔡贏賴、賴又贏韓,由蔡選
5、賴贏蔡、蔡又贏韓,由蔡選
6 、賴贏韓,韓又贏蔡 ,由賴選
賴清德能出線的唯一組合,就是賴贏韓,韓又贏蔡。也就是說,如果蔡英文、賴清德都能打敗國民黨,就由蔡英文出馬,如果只有賴清德能贏的大選,理應由賴清德批袍出征。
由此可見,賴清德不是為了打敗蔡英文,而是為了贏的大選而參選。套一句林錫耀說的話,「贏才是硬道理」,蔡英文不要有情緒,應該認真想想,賴清德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