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專家蔡斯日前警告,雖然台海升溫至戰爭的風險非常低,但「誤解與誤判」仍可能使各方走向衝突。2020年台灣大選前後,中國對台施壓程度可能大到觸發台海新危機。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26日刊登了由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資深政治分析師蔡斯(MichaelChase)所撰寫的「防範台海危機」(Averting CrossStrait Crisis)備忘錄。他在其中作上述表示。

備忘錄指出,中國政治局勢、台灣政治趨勢以及美國對台政策改變,都可能提高未來台海發生新危機的風險;涉及這三方面的警告、跡象值得特別注意。

備忘錄表示,美方必須關注總統蔡英文的言論、民進黨選前的支持度、與中國有關的民調變化、是否有更支持台獨的民進黨候選人出現,或是總統選舉前意外出現一個第3黨候選人等。

另外,美方也要觀察,北京是否進一步加大對台壓力的警告訊號。包括: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是否對台灣有更嚴厲的言論、是否有新的說法顯示他對台灣失去耐心或有急迫感、是否重複之前關於台灣問題不能「一代又一代」地拖延下去、失去兩岸政治基礎就會「地動山搖」的表述等。

蔡斯認為,儘管北京對台發動「突襲」是極不可能的事,但習近平有可能藉凸顯「解放軍已做好攻台準備」,試圖對台灣和美國發出信號。例如,宣示解放軍軍改已取得成功,或在2020年前將完成等。

他也提到,如果美國採取行動,顯示可能從根本上重新定義對台政策或放棄長期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中國可能會做出強烈反應。只要華府採取被北京視為足以為台灣領導人壯膽,讓台灣敢拒絕北京要求,或做出朝違背北京利益方向發展的舉措,那麼台海發生危機的風險就會增加。

備忘錄也提出其他中國決定加大對台施壓的指標,包括:北京領導人批評台灣或美國特定行動的言論;在各種媒體上對主張台獨的台灣政治人物的嚴厲譴責;以及中國軍事單位的不尋常活動、對台灣密集的情報蒐集行動,或對台灣政黨或與選舉有關目標的網路間諜行為等。

對於美國如何協助緩解中國在2020年台灣總統選舉前後加大對台壓力,蔡斯則提出3項建議。分別為,提供北京與台北溝通管道,尋求透過外交途徑化解危機;視中國的做法採取相應作為,展現美國對台灣的經濟、軍事和政治支持,但也要避免可能使情勢惡化的舉措;採取步驟迫使中國退讓,至少對其施壓防止情勢升溫,例如增加印太地區駐軍並鼓勵盟友加入這些威懾行動。

備忘錄強調,台海「升溫至戰爭」並不符合任一方的利益,現階段風險非常低,但的確存在,「誤解與誤判」仍可能使各方走向衝突。

這份備忘錄也為華盛頓提出防範台海危機的應變計劃選項,包括鼓勵北京與台北改善溝通管道,避免雙方關係破裂;透過軍售和協助台灣發展創新防衛戰略;加強美台關係強化台灣對中國的威懾態勢等。

備忘錄建議,華盛頓或許應該考慮,在關於美台安全合作的某些層面上更加透明化,「以更清楚發出支持台北的信號」;鼓勵台灣外交夥伴抗拒中國要求外交轉向的壓力;協助台灣擴大國際參與;支持台灣多元化經濟關係,例如啟動美台貿易協定討論;以及幫助台灣改善和應對中國影響力活動的能力等。

此外,備忘錄指出,美國自己也必須加強威懾及協防台灣的能力,包括持續發展先進軍事能力和防止中國透過武力強迫統一的新作戰概念;也可以透過適度揭露中國軍力發展,證明美國有能力有效應對中國任何「以武促統」的企圖。

這份備忘錄被美國外交關係協會預防行動中心(Center for Preventive Action)列為34號應變計劃備忘錄(Contingency Planning Memorandum No.34)。

該中心助理主任威爾森(Jennifer Wilson)2月28日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官網撰文表示,美國的利益在於維持地區穩定、維持對台灣安全的長期承諾,以及達到美國在與中國關係裡的其他目標,包括贏得貿易戰、挑戰中國在南海獨斷的主權宣示,以及防止中國對人權的進一步壓迫。

她認為,美國應該透過執行一個旨在「避免台海危機或降低緊張的審慎外交戰略」來保護自身利益。

威爾森說,蔡斯的建議是要美國採取行動維持台海現狀。要達到這個目標,美國一方面必須協助台灣減輕其軍事與經濟上的脆弱,另一方面也要讓中國相信,它無法「安全地對台灣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