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AIT)前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近日與前白宮國安會負責中國、台灣及蒙古事務主任何里安(Ryan Hass)共同發布政策報告指出,中國正利用台灣的民主體制滲透分化台灣社會,台灣唯一的安全威脅就是中國,同時中國也成為了台灣長期黨派之爭最大的受益者。
卜睿哲日前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曾表達自己對中美關係的看法,他認為,中國更希望從政治而不是在軍事上主導亞太地區。在同篇報導裡,《美國之音》引述了美國國防部國防情報局一月份公佈的《中國軍力報告》指出,北京長期的興趣是最終促使台灣與中國統一,並阻止任何宣稱台灣獨立的企圖,這已經是中國軍隊現代化的主要驅動力。
此次由卜睿哲及其他學者所共同撰寫的政策報告「台灣民主與中國挑戰」,發表在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網上。報告中列出台灣近期民主歷程中,台灣總統對兩岸關係所表達的態度,更以台灣人對自我本土意識的統計加以說明,最後再對美中台三方做出建議。
報告中提到,台灣兩位前總統李登輝及陳水扁以操作台灣本土意識,取得並維持其政權,導致台灣的國家安全面臨某種程度的風險;相較於馬英九較為謹慎,認為避免挑釁中國並促進兩岸經濟連結是確保台灣安全最好的途徑;蔡英文則是避免挑釁並保證要「維持現狀」,只是北京不接受蔡英文的保證,並試圖採取各種軟硬手段削弱她的政治地位。
對於台灣選民透過選舉輪流替換執政黨,報告中認為,這代表民眾是在避免兩岸關係過度朝某一黨的立場傾斜,也更可以得出結論就是,中國是台灣內鬥的最大獲益者,報告明確點出「中國團結一致一意追求統一」,台灣則是把精力耗費在自己內部的黨派爭辯中,中國也拒絕放棄以武力達到統一的目標,台灣受到的危險「是真實的」。
但報告也以統計數據說明,台灣本土民族主義的崛起及台灣認同感,已經讓過去10年中,有超過9成以上的台灣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或是「台灣人和中國人」,只有1成不到的人說他們是「中國人」。但這種「對台灣的強烈自我認同,並不代表大部分台灣人民認為台灣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如何處理日漸強大的中國所帶來的挑戰,一直都是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台灣內部政治面臨的最核心及最具分裂性的議題:到底是否應該與中國經濟往來但避免政治談判?還是應該與中國展開政治談判?
最後,報告建議台灣政治人物應該負起責任教育民眾,在面對台灣各種挑戰時,有哪些合理的政策選項。政府應該把改革目標放在有執行性的體制性改革,而不是那些需要通過修憲而難以通過的提案;朝野主要政黨更應尋求中間共識,以便讓政治制度能更有效地應對台灣所面對的挑戰;如有可能,描繪出主要政黨間合作或競爭的界線。
對於華府,報告建議私底下應敦促台灣主要政黨推動體制改革、加強政府效能,反對涉及主權且可能引起美台不合的修憲呼聲;維持不支持台獨的及反對台海任一方改變現狀的一貫政策立場宣示。報告同時也建議中國應該認真看待台灣公眾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