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今(25)天正式成立臉書粉絲專頁,所PO的第一篇文章「轉型正義,就是現在。」其中提及政治受難者吳聲潤在該會成立後,為當年的獄友蔡炳紅寫信向促轉會申冤,蔡炳紅被槍決時僅26歲,屍體上有多達11個彈孔,並援引南非前大法官葛斯東(Richard Goldstone)曾提醒蔡英文總統,「時間是轉型正義的敵人」,說明與時間競逐的急迫感,深怕一切都來不及了,因為這些政治受難者的年紀都愈來愈大,等不了這麼久。

該文指出,促轉會在去年8月31日收到一封「申請書」,上頭寫著:「去年,我得知立法院完成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的三讀通過,政府也在今年成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我突然了解,這是蔡炳紅要託我為他申冤,他要我在有生之年為他出聲喊冤,為他平反啊!為此,我必須出面。」署名者為95歲的吳聲潤,出獄後,長年為政治犯奔走,而蔡炳紅是他的獄友,被槍決時只有26歲。其父在日記中紀錄認屍過程:「所有被槍殺的屍體都泡在藥水池裡,蔡炳紅屍體上有11個彈孔」。

原本只被判5年的蔡炳紅到底為何遭到槍決?該文指出,時過半世紀後,蔡家人只能從檔案中拼湊片段;到了1998年,政府開始補償白色恐怖受難者,年逾90的蔡父交代女兒,一定要爭取真相與平反。但終其一生,政府給蔡家人的只有補償金。吳聲潤與蔡炳紅的判決,在2017年底促轉條例通過時,終得撤銷,兩人也同列於促轉會的公告撤銷名單中。

該文指出,當世界上許多國家皆曾以政府之力處理轉型正義時,台灣對於威權統治遺留的問題:「國家做錯什麼、誰該負責、如何保證不再發生?」始終沒有清楚的答案,只能靠眾多以肉身印證這段歷史的前輩與民間力量,推進這個艱困的民主工程。「轉型正義」指的是經歷民主轉型後的政府,清理威權遺緒的過程,透過平反補償受害者,釐清加害體制責任,以保證悲劇不會重演。

該文表示,台灣在戒嚴時期,許多家庭一夕破碎,政治成為禁忌,人民學著對很多事「不問不看不聽」。這麼多被剝奪的生命與青春,台灣社會失去的各種可能性,卻常被與拼經濟放在同一個天秤上衡量。然而,面對我們的鄰人、同胞受到的傷害,誰能輕易別過頭去:「與我無關」、「往事不要再提」?為此,政府終於在體制內系統性地啟動轉型正義工程:2017年底,促轉條例通過,隔年5月31日促轉會正式運作。

文中也援引南非前大法官葛斯東曾提醒蔡英文總統,「時間是轉型正義的敵人」。對於我們來說,尤其感覺到與時間競逐的急迫感,深怕一切都來不及。促轉會是任務型機關,必須在兩年內規劃甚至處理超過70年的歷史問題。無論是政治檔案尚未完成清查或被完整研究;或是被害者、加害者、證人的垂垂老矣乃至離世,皆讓真相揭露非常困難。許多前輩等不到平反,社會無法指認國家暴力,威權象徵仍散見於全國,歷史遺緒成為裂解社會信任的重要成因。

促轉會強調,常有人說:過去都過去了,還提它幹嘛?因為,我們終究難以在模糊的歷史記憶中建立起對這塊土地的認識,也不易在對威權毫無反省的情況下鞏固民主。因此,轉型正義要在台灣前進的地圖上,找出民主、人權、法治與正義等價值的座標。蔡英文總統在促轉會揭牌當日也言明:「這是我們要跟威權時代,做個了斷的時候。只有跨出這一步,台灣的民主才算真正的鞏固。」

所以,該文最後指出,我們不能裝作過去已成過去,也無法將問題留待未來。作為最後一個威權體制的參與者和受害者,同時生活在島嶼上的世代,如果現在不做,我們將永遠錯過對歷史交代的機會。「轉型正義,就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