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的最後一天,盤點過去這一年,不管是否願意,已經發生的都成為彼此的共同記憶。

以倒敘法回推:
12月份最震撼的應屬「突襲聘管」,讓暄鬧一整年的台大校長任命案,以戲劇性的方式結尾。
11月份自然是「9合1選舉加10項公投」的藍天綠地大翻盤,國民黨拿下3都12縣市地方執政權,卻人人都說「不能說是國民黨贏」。
10月,「普悠瑪」列車出軌翻覆,18死215傷,意外掀出台鐵維修、養護、採購等「結構性」 問題。
9月,「燕子」颱風襲日,網傳國人受困關西機場,駐外單位無作為,爆發「假新聞」爭議,大阪辦事處前處長蘇啟誠輕生。
8月大雨侵襲南台灣,蔡英文總統搭乘雲豹甲車勘災,挨罵!全高雄出現5000處大小坑洞,更被罵翻。
7月因「東奧正名」公投,台中市東亞青運主辦權遭取銷。
6月香蕉、鳳梨價格崩跌,農民責怪兩岸緊繃,農產品無法銷往中國大陸。
5月電信業者推出499吃到飽方案造成大排長龍,戲稱為「499之亂」。
4月行政院長賴清德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拋出「3務實6方向」。
3月因傳聞衛生紙將大漲,造成民眾掃貨搶購,被稱「衛生紙之亂」或謔稱「安屎之亂」。
2月,「0206花蓮強震」,4樓塌,17死291傷。
1月,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出中研院院士、台大教授管中閔接任台大校長,開啟「卡管」序幕。

此外,惠台31項政策、解放軍機艦繞台、邦交國只剩17、美中貿易戰波及,都在2018留下印記;還有,包括被貼上「250萬高薪實習生」標籤的北農前總經理吳音寧、無厘頭造勢的「虧雞福來爹」林義豐、高歌「短短幾個秋,不醉不罷休」的吳蕚洋都在特定的時間內,成了記憶的一部份。

綜觀記憶中2018發生的大事,似乎是一道道被撕裂的傷痕,來不及結痂復原就又有新的創傷,甚至原來的傷口還有惡化、引發其他病痛的狀況;但其實不難發現幾個特點:1.天災人禍掀開的人謀不臧;2.小民生活的辛苦無奈與斤斤計較;3.意識型態的縛手綁腳與推諉卸責。

民進黨敗選後蔡英文辭去兼任黨主席,29日進行黨主席補選辯論,候選人游盈隆痛批「敗選35天沒任何有意義檢討」,主張內閣總辭;這是民進黨的家務事本不該置喙,但筆者的問題是:9合1敗選問題是出在「人」的身上?還是「事情」身上?

握有中央執政權的民進黨人們,你們必須知道:從意識型態出發,就如同「管案」折損3名教育部長仍沒有令人滿意的答案;媒體的天職就是站在執政者的對立面,不能也不該把所有不利於你的報導都說是「假新聞」;所謂的「韓流」只不過是小老百姓們過好日子的一種期盼,希望摸得到、看得到。

2018發生了這麼多事,如果只看到傷口疼痛,那麼只會唉聲嘆氣;如果只會找藉口怪罪別人,得找多少替罪羔羊?還值得期待嗎?俗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2018過去了,成為歷史的一部份,好與不好、願意或不願意,都得承受。怎麼從經驗中學得教訓,才是「成長」的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