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社長張葉森、台灣北社社長李川信等獨派團體今(8)天下午召開記者會,指出台北市長柯文哲2002年6月的博士論文22至23頁中所處置的「無心跳器捐者的維持」,違反學術、醫學倫理,以及有加工死亡」嫌疑,要求教育部調查並撤銷柯文哲博士論文與資格。對此,教育部表示,將先交由台大進行事實釐清並決定是否受理此案。
台灣社社長張葉森下午偕同台灣北社社長李川信、台灣教師聯盟理事長蕭曉玲、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理事長楊憲宏、作家馮光遠等人前往教育部陳情,並遞上檢舉函給教育部。
蕭曉玲表示,要求教育部,站在維護學術尊嚴及醫學倫理基礎,調查並撤銷柯文哲博士資格,因柯的博士論文,與獲得此一學位的前後,涉及多起不當及不法行為。
楊憲宏指出,柯文哲2002年6月發布的博士論文,其中22至23頁中所處置的「無心跳器捐者的維持」,病人在未腦死,心跳也仍然存在時,被靜脈注射藥劑,其目的在,讓「病人心跳停止後,錄下心電圖,取得心跳停止之書面證明」。其「加工死亡」過程令人髪指。
楊憲宏接著說,另一個「加工死亡」的證據是在葉克膜(ECMO)灌流過程,從股動脈「插入阻塞氣球導管」,「打入34.5c.c空氣以膨脹氣球,阻斷胸主動脈」,目的在阻止灌流液進入心臟,阻止心跳重現。他加重語氣地說,「這會痛嗎?會!但當事人叫不出來」。
對此,高等教育司專門委員王淑娟回應,依據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原則,教育部收到案件後,會進一步了解狀況,待確定受理後,會循程序處理,且視個案複雜程度不一,原則上要耗費4到6個月才能做出裁定。
王淑娟說,現在先請台大召集專業群釐清事實,確認是否符合要件並受理,再進入實質調查與審查,並做出專業判斷,並再提請教評會(涉及老師)與論文審議委員會(涉及學生)等有權責單位,針對調查結果決定論文是否要做後續處理與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