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六)是九合一大選的投票日,這次還有九件公投案一起投票,形成最多件公投和選舉一起來的情況。因為投票案件多,為避免民眾手忙腳亂,需要先搞清楚投票辦法。中選會統一規劃投票方式,採取「領投再領投」原則,也就是先領選舉票,投,再領公投票,投。由於公投案眾多,假如民眾不想領太多公投票也可以只領自己想投的公投案。

九合一選舉的部分會領到 3 到 5 張選票,6 個直轄市和 3 個省轄市(基隆市、新竹市和嘉義市)可領 3 張票包括市長、市議員、里長;直轄市的山地原住民區,加上區長、區民代表有 5 張選票;直轄市外的縣轄市領 5 張選票包括縣長、縣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而公投案則有東奧正名、反空汙、反核食、反深澳電廠、婚姻定義、適齡性平等教育、非婚姻保障同志、婚姻平權、性平教育,選民最多能領到14張票。

投票當天動線設計,以「領投再領投」原則來考量。進入投開票所後,會先有櫃台查對民眾身分證、投票通知單,接著開始領票,先投九合一選舉,一票一匭,投完後,接著再領公投案件、投公投票,九合一選舉票匭與公投票匭之間會有做「紅龍」區隔,避免場面混亂。而考量到開票所空間,公投部分,投票所會設置3個投票匭,每3個公投案投一個票匭,若選民不小心投錯票匭,仍算是有效。

《公民投票法》在去年經立法院三讀修正過後,公投案的投票年齡從20歲降至18歲,但根據《憲法》規定,年滿20歲才有選舉權,因此年滿18歲只有公投投票權,年滿20歲的人才有公投投票權以及選舉投票權,但不論是哪一種公投案,投票人皆可自由領投或不領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