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吳東樺九月初在宜蘭海灘下海救人不幸身亡,他的朱姓女友疑似因走不出心理創痛而在今天燒炭走上絕路。又是一個令人鼻酸的新聞...而在難過之餘,也覺得應該分享一些身旁的人可以怎麼協助這樣的遭遇創傷者或遺族,以避免這樣的憾事再發生。

我想,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PTSD,全名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基本上,在遭遇創傷、失落後我們都一定會經歷一段哀慟期,所以在診斷上,一個月內都算正常反應,若狀況持續太久,才會考慮診斷的事情。而就今天的事件來看,這位英勇救人的吳先生是在9/2犧牲,事隔如今只有不到兩周,所以我們不會去考慮診斷的問題。但是,我想今天的事情,診斷就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我們如果有一天成為其身旁的親朋好友,我們可以怎麼辦,怎麼協助他,盡量不要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不過都提到PTSD了,我還是稍微解釋一下,PTSD到底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指人在遭逢巨大壓力及創傷後出現「過久」創傷反應的狀態。那什麼叫創傷反應呢?話先說在前頭,並非全部都要出現才算,只要達到一定症狀的數量即可診斷。不過因為不是我今天想提的重點,所以有興趣的人請到文章最下方閱讀。

親人、朋友遇到創痛怎麼辦?

經歷創傷者或遺族,非常常見的狀況就是會「缺乏安全感、不斷回想細節、自責」,除了尋求專業外,如果身邊有這樣的人,我們可以怎麼辦?我給大家以下幾點建議:

一、 恢復生活規律:
也就是可以協助他們盡快恢復日常生活的規律性。通常在經歷創傷的時候,生活會大亂,想想自己失戀的時候吧,是不是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也不想上班上學?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督促他們還是盡量比如:固定時間吃飯、睡覺、工作,這樣可以讓增進他們安全感。

二、 陪伴但不強迫:
不去跟他們深談細節、強迫其表達,但可以告訴他們,如果有需要我們都在,讓他們知道不舒服時有人可以連繫就好了。而PTSD有一個症狀是他可能會看起來很麻木、沒什麼情緒,這時候我們很容易很擔心,覺得這樣壓抑是不是對他不好,就更逼迫他去多說當時的情況跟感覺,但這樣只會造成對方更大的壓力。另外,陪伴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切記不要讓他們獨處太長時間。基本這些經歷創傷者或遺族都是自傷或自殺的高危險群,可以的話,讓他們跟回去跟家人住或跟朋友同住,但是還是可以讓他們有獨自的房間、可以沉澱一下自己,然後定時關心,比如幾個小時確認一下對方狀況,打個電話、敲敲門等等,確保對方安全。 

三、宣洩情緒:
通常經歷創傷之後,不是情緒一直很高昂,就是像剛剛說的很麻木,那這時候可以帶他們出去走走、做些運動、增進人際互動,可以輕鬆的聊聊天,合宜的給他們一些身體上的接觸,比如擁抱、拍拍肩等等,讓他們的情緒有適切的抒發。

四、「注意自傷、自殺風險、增進希望感」:
這個非常非常重要,我們可以直接詢問他們有沒有自傷或自殺的念頭,我們對自殺有一些迷思,有些人可能會很忌諱談這個,或是覺得會不會本來他們沒有這種念頭,問了反而更想自殺。我要告訴大家,「不會的」,如果我們可以直接去確認的話,反倒可以及早預防其自傷、自殺。那我們可以怎麼問呢?比如我們可以說「妳會不會有覺得活著沒意義、想去找妳男友的想法啊?」,自然的提及就好,如果真的有,請趕快通報求援。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給他們一些活下去的動力或希望,以這個案例來看,如果發現她有自傷的想法,我可能會跟她說:「妳男友真的很勇敢,為了這個小女孩不顧自己,所以妳也要好好照顧自己,我想妳男友已經把這個孩子託付給妳了,妳要幫助這個孩子,把妳男友的生命延續下去,我想這樣妳男友一定也會很開心的」,透過這樣的話,試著讓對方轉個念頭,把注意力轉移一些到其他地方,也幫對方找到一些活下去的理由。

五、協助處理罪惡感:
這個其實不容易,因為在經歷重大失去的食後,我們很容易會怪罪自己、在一些小疏忽上鑽牛角尖,覺得一定是因為我的疏忽才導致這個後果,但其實這些都是過頭了。所以還是可以試著告訴對方,這不是妳的錯,也是妳男友自己做的決定, 而且我們本來就不可能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想去海邊也是妳們很期待的事情等等。但就像第二點說的,這些話可能不適合當下立刻說,他們大概不會很快接受這些說法,所以我們不要太早說,也不要說太多,先給對方一點空間、確保對方安全無虞為最首要。

我想身旁的人可以做到這些就很好了,總之,重點還是在於要確保對方的安全,如果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還是要趕緊求助專業,這才是上上策!盼望未來這樣的憾事,可以不要再發生。

讓我們一起努力,關懷,也珍惜生命。
-----
PTSD的症狀:

一、再經驗創傷事件 
1.不斷回想痛苦的記憶: 腦中不斷回想當初的情況,比如不斷回想男友當初去救人卻下落不明的場景。
2.情境再現(Flashbacks) :不由自主的閃過當下的畫面,一樣,可能是創傷或意外發生的當下。
3.夢見創傷事件或其他的恐怖事件:不斷夢到當時情境,經常嚇醒等等。
4.當回想到創傷事件時易引發過大的情緒和生理反應 :想到當初的畫面還是有類似當下的生心反映,如冒汗、心跳加速、肌肉緊繃、緊張、害怕等等,彷彿還身處其境一樣。

二、逃避
1.逃避與創傷事件有關的活動、地點、思想、感覺:比如說就害怕再看到海邊、沙灘,聽到男友的名字等等。

三、情緒麻木
1.對事物失去興趣:所以很容易生活大亂,不想上班、不想吃飯、不想睡覺,原本有興趣的都提不起勁了。
2.對人產生疏離感:不想接觸人群,只想獨處,但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可能就會因此發生像今天的悲劇。
3.情緒反應侷限:可能看起來就會撲克臉、沒什麼情緒,但這可能只是一個人面臨極度的悲痛產生的防衛機制,不代表他沒事。

四、警覺性增加
1.睡眠困難:如果你的身體一直處在過度緊繃的狀態,一定很難入睡。
2.易被激怒:可能情緒會變的起伏,容易焦躁、不安。
3.專注困難:沒辦法靜下來專注做一件事情。
4.過度警覺:對於周遭環境的刺激變得很敏感,比如可能很容易覺得別人提到自己男友等。
5.驚嚇反應強烈:很容易受驚嚇,忽然出現的聲音等等可能會再次喚醒其創傷的身心反應。

作者 : 余勝皓 臨床心理師

余勝皓臨床心理師。   圖 : 余勝皓臨床心理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