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今 (6) 日發布新聞稿公布通過監委所提出的調查報告,針對農委會農糧署辦理蔬果及重要農作物的生產預測、價格監控、調節釋出作業等問題,要求農委會提出改善,並表示農糧署應對產銷失衡問題時,反應需更加積極、迅速。

監委調查發現,農委會雖每年訂定農業年度生產目標,但長期以來未落實執行,造成部分大宗蔬菜或敏感性作物,在生產目標面積及產量上與實際結果有極大落差,顯示多年來執行績效不彰。

農糧署雖早於93年即建立預警預測機制,但該機制僅止於提醒性質而沒有強制的效果,頻頻呈現產銷失衡現象,為求突破現況,監委認為,農委會應積極研擬遵循預警的誘因,以提高農民配合意願,有效從源頭管控產量,發揮預警功能。

監委林雅鋒、江綺雯指出,農糧署透過調查農情,有效掌握農作物種植面積及產量資訊,以此作為產銷預警及調節之依據,但在調查資料參考上,應更善加利用遙測影像資料,與人工調查方式互補,始足以提升農情基礎資料品質及預測精度。

監委表示,近五年國內蔬菜交易通路,經由批發市場比例逾50%其中台北果菜批發市場占比高達17%,因此其決定之價格具有影響力,一旦產銷失衡,即引發蔬菜價格劇烈波動,農委會允諾擴大各種運銷管道,透過分散蔬菜集中交易風險來提高農民收入。

兩位監委提及今年上半年氣候平順,蔬果豐產,因而發生產銷失衡、價格暴跌之情形,但農委會卻一再僅以外銷、購貯、加工、促銷4種傳統措施因應,積極度不佳;面對氣候變遷所造成之巨大衝擊,農委會除應研擬有效的調適策略、並積極減緩產銷失衡引發對農民的生計衝擊外,尚須落實執行產銷穩定措施,以有效減少產銷失衡發生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