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化資產會議全國大會今(1)日召開,與會的文化部鄭麗君表示,文化保存與國家靈魂息息相關,並認為從過去任何所有部門都是文化部,應提升為「沒有人是局外人」。

從今年5月到8月為止,文化部在全國北中南東部與離島,共舉辦12場「全國文化資產會議」分區論壇。今天在台北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行全國大會,針對「文資跨域治理」的主題,進行跨部會、跨領域的交流。參加者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文化部長鄭麗君,另外,澎湖縣、台南市、高雄市、台北市、台灣電力公司、國防部、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等,都有代表出席。

現正最夯:專論》「大罷免」烽煙四起 國民黨等著收屍罷!

鄭麗君表示,統計共12場分區論壇顯示,與會者最關心是文化資產價值評估,以及保存多樣性的議題。其次是文資人才培育、文資審議及資料公開,可見從個案保存已經提升至系統性的法規檢視,邁向文資保存2.0的理念。同時感謝地方協助進行文資保存工作,除了「歷史三期計畫」,更提出「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四年共新台幣64億元的特別預算。回顧過往2016年的6億、2017年的13億,今年更成長至15.8億元。

鄭麗君也提及,文化部預算結構也有改變,從過去硬體為主轉為增加軟體預算,例如文資局明年預計在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及傳承額度將成長3倍,除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原有預算,「傳統戲曲接班人扶植計畫」和「開枝散葉計畫」的專案預算增加到1億元。另外,在鄭部長的任期內已增加8處國定古蹟,全台累計將突破100個,下修的所有權人自付比率從10%降為5%,扣除的5%修復經費由文化部編列預算,來支持地方政府。

鄭麗君強調,「唯有文化保存做得成功,才能讓國家帶著靈魂往前走」,從「部部都是文化部」進步到「沒有人是局外人」,政府與民間一起努力,才能突破保存和發展的困境 ,活化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