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出席「臺北國際水環境高峰論壇暨產業展」,柯文哲致詞時表示,極端氣候給世界各地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都是一個挑戰,對台灣來說是這幾天南部大水,但國外部份,澳洲就面臨前所未見的乾旱,都是因為水太多或太少所造成的困境,極端氣候未來將會愈來愈常見,也越來越厲害。

柯文哲說,為了解決極端氣候問題,有些事情開始要做,首先市「韌性城市」,就是要增加一個城市對極端氣候的抵抗力,再來「水資源永續利用」,台灣雖然雨量很多,但實際上是個缺水的國家,在缺水的狀況下如何建立「友善共生的都市水環境」,就是必須去思考的。

柯文哲表示,本次論壇以「永續臺北.海綿城市 Resilient Sustainable Vibrant」為主題,共有紐西蘭、波蘭、泰國、印尼、荷蘭、越南、南非、土耳其、韓國、馬來西亞、日本等13個國家,17個官方代表團,以及80位國際貴賓參與,進行為期3天的展覽與系列活動,歡迎各國代表團來到台灣。

柯文哲提到舉辦本次論壇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國際交流」,目前台灣在國際外交遇到很多困難,所以以城市為名,也讓台灣與世界連結,再來,「加強產業鏈結」,這次有國內外相關廠商上中下游產業彼此展現成果,期望透過國際交流促進與活絡相關產業發展帶動技術升級。

柯文哲接續說到,他舉辦活動一向都有3個要求,就是在地化、國際化及商業化。在地化方面,這次活動安排在松菸文創園區,將水環境專業結合古色古香的台北傳統菸廠歷史。國際化方面,邀請13個國家,17個官方代表團,以及80位國際貴賓參與,符合了「臺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讓世界看見臺灣」。而最重要的還是產業化,就是要促進產業發展活絡國內外交易,市府期望用活動促進經濟發展,並帶動周邊產業市場與國際接軌,這次展覽共有145攤展覽攤位,除了專業技術廠商外也有相關NGO團體。

柯文哲分享2015~2018年間透過各項工程及管理手段的推動,一步步將台北打造成為宜居永續的生活環境,成果包括推動「海綿城市計畫」,這是一個跨局處計畫、整合168項水環境相關計畫,他舉例,增加透水鋪面,讓雨落下時不會讓整個地表逕流,讓水可以沉到地下去,事實上做過透水鋪面,地表尖峰溫度可降低2~3℃、地表雨水逕流可削減7~19%,代表透水鋪面可以減少熱導效應。

另外,柯文哲說到,過去4年推動北門廣場、建成圓環等綠地公園,增加本市綠化面積超過38萬平方公尺。柯文哲強調田園城市是市府很重要的計畫,特別是所有國小、國中、高中都參加這個計畫,以教育的方式,讓學生從小就養成田園城市的概念,同時也利用公家機關的空地及屋頂來進行田園城市,目前北市大約有10萬人在下班的時間會去種種菜,所以這也是改變一個城市文化跟風貌很重要的計畫。

柯文哲還提到防洪計畫,這4年當中,內湖金瑞治水園區及文山防洪計畫,增加都市滯洪量7萬9,000立方公尺,同時修改規則,要做到公私協力抑制流出,推動公私協力於416私有建物設置流出抑制設施,增加本市保水量達10,000立方公尺。此外,透過雨撲滿及回收水的方式循環利用水資源,於100處公園及學校增設雨撲滿,污水再生運用使用量平均每月超過20萬立方公尺。因應世大運時增設537處直飲臺,目的就是要把瓶裝水從臺北市丟掉,每個地方都可以找到喝水的地方,希望大家不要再喝瓶裝水。還有舉辦永續環境教育每年超過32萬人次參與,污水接管的部份,這4年用戶量也超過4萬戶。

柯文哲表示,以上所述零零總總,不要想像單一事件可以影響全局,不管是要讓臺北成為海綿城市、韌性城市、田園城市,這是有很多跨局處的計畫,一樣一樣的去執行,從增加透水鋪面、增加水撲滿、增加公園綠地、增加私有建築物保水能力、增加直飲臺,做了這些就是一個目標「要留下更好的臺灣 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