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為了促使綠能產業以及漁業發展相互結合,選擇了彰化、苗栗2處的離岸示範風場海域以及澎湖海域,設置了海藻與牡蠣養殖設施。除了提供水產生物棲息、避敵以及繁衍的良好場所,增裕漁業資源之外,也希望能透過資源外溢效果,進一步產生新的漁場,提高鄰近漁民的收益,達成雙贏局面。

水試所表示,政府積極推動綠能產業的發展,預計在2030年前,在台灣西部海域設置800座離岸風力發電機。由於當地漁民擔心離岸風機的架設會造成拖網、流刺網等漁業活動受到影響,因此,水試所參考了最早開始推動離岸風力發電的歐洲地區學者經驗,在風機設置的海域內,同時佈設海藻與牡蠣養殖設施,為水產生物幼生打造良好的庇護場所,以增加、復育海洋生物資源,降低離岸風力發電機設置對漁業發展的衝擊。利用籠具養殖牡蠣,有別於傳統的蚵串的蚵串養殖方式,若成效不錯,可以發展成新式漁業,解決近岸牡蠣養殖受到河川污染影響的問題,提高牡蠣品質與食用安全。

水試所從106年開始執行「離岸風機海藻牧場設置之可行性研究」計劃,使用浮棚式、紡錘式設施進行離岸海藻養殖試驗,但考量部份設施懸浮於表層,可能會影響當地拖網及流刺網漁民作業。因此,今年改採沉式、漏斗狀設計,避開其主要作業海域,將養殖設施佈設於台電測風塔旁。養殖設施設置後,吸引大批魚群聚集,設施上的海藻也為魚、蟹類幼生提供良好的棲息、成長與避敵場所,藻體及附生其上的浮游動物則成為水產生物的餌料生物,對於當地水產資源的復育、保育具有正面成效。

最後,水試所也說明,希望未來能以本年度的成果為基礎,慢慢擴大養殖規模,依據水文環境特性,選擇具有經濟價值的藻種,並開創海域多功能應用,以及漁電共榮雙贏的局面。

紡錘形藻礁。   圖:水試所/提供

漏斗式藻礁。   圖:水試所/提供

海藻養殖設施投放。   圖:水試所/提供

浮棚式藻礁。   圖:水試所/提供

沉式藻礁。   圖:水試所/提供

彰化藻礁計劃。   圖:水試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