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角力愈演愈烈,直逼貿易戰爭邊緣。3月22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備忘錄,依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貿易法》301條款調查結果,宣布對中國竊取美國智慧財產、強迫企業技術轉移的制裁行動,對中國銷美約六百億美元產品課徵25%關稅,主要鎖定在「中國製造2025」十大戰略產業,包括資訊科技(IT)、機械、航太等1,300項產品。4月3日,USTR公告依據對中國301條款調查結果,將加徵關稅之產品建議清單,包括對航太、資訊及通訊科技、機器人及機械產品等1,333項產品加徵25%額外關稅。估計2018年美國自中國進口上述產品金額約500億美元。

中國則是提前展開報復措施,4月2日起,針對120項自美國進口的水果等產品中止關稅優惠減讓並加徵關稅,主要鎖定在豬肉、汽車、化學、航太及黃豆、玉米、小麥、棉花等,直搗川普支持者的「鐵票區」。對此,川普則要求USTR研析是否能對中國進一步課徵1,000億美元之關稅及研擬產品清單。

4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論壇」發表演說,宣布放寬市場准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財產權保護和主動擴大進口,其中,更明確提到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川普對此表示歡迎。

此一輪的交手,給美中與全球都帶來衝擊,初步效應如下:

美國國會及相關產業一方面雖然支持政府採取行動導正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但仍應提防可能之報復威脅;另有主張該案採取之關稅措施將影響美國消費者利益及製造業成本,建議透過雙邊對話解決中國對於智慧財產權之保護及技術轉讓政策之問題。

由於中國可能對美國農產品加徵巨額關稅,列入報復性關稅的貨物包括葡萄酒、堅果、新鮮水果、乾果和豬肉等農產品。總計起來,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農產品每年為美國農民帶來200億元收入;美中貿易戰若啟動中國對川普的反制措施,可能為全美各地農產業者帶來痛擊,導致美國農業州地區經濟持續低迷不振,並且造成美國農產品在中國的市占率下降。北京這一招旨在命中川普鐵票區的「要害」,但川普陣營已做好補貼方案預防。

中國另一殺手鐧是對美國能源產業展開報復,轉向美國能源業者的競爭對手如俄羅斯、澳大利亞或中東國家進口液態天然氣,此不利美國能源業者出口投資計畫,美國石油業者出口計畫恐將受挫。

在這場貿易戰裡,有輸家必有贏家。南美洲的巴西就是其一。

美國原本自中國進口數十億冷凍食品,現在巴西可取代部分進口來源。另一方面,中國原本自美國進口近196億美元大豆,若中國給予反制,將轉向自巴西進口。製造業部分,包括韓國三星等多家大型企業在中國生產,以做為輸銷美國之平台,倘中國出口美國趨勢降低,該等企業亦可能轉向前來巴西投資。但美國與中國分別是巴西第一及二大貿易夥伴,美中貿易戰開打,將導致兩大經濟體之經濟成長減緩,對巴西影響將遠超過巴西出口之利益。

另一個受到衝擊的是歐盟。面對中國挾其經貿實力與「一帶一路」的來勢洶洶,歐盟不但嚴拒參與「一帶一路」,更多呼聲主張歐盟需更嚴格審核中國投資及併購案,以避免讓大量高科技外流,並應注意資金來源。面對美中貿易貿易戰,更多建議是歐盟應聯合其他貿易夥伴將美中貿易拉回正軌,回歸世界貿易組織(WTO)機制解決。

因為中國將來自美國的汽車列入報復性關稅項目之一,對於在美國投資的德國車商BMW及Mercedes也造成嚴重的衝擊。

在亞洲部份,美中貿易戰升溫,兩大經濟體將減少從對方國進口並尋找從其他國家進口,此舉將增加東協國家包括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紡織產品向美國出口可能性。但對於高度仰賴進出口貿易的新加坡,可能受害較深。

總之,美中貿易紛爭持續演進中,性喜談判、又有年底國會期中選舉壓力的川普看來,讓步空間不大。這場另類戰爭對全球的影響更勝於朝鮮半島情勢。包括台灣在內都必須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