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該何去何從?其實氣象、地形都是關鍵!環保署監資處處長張順欽接受新頭殼直播訪問時談到,大家最常聽到的PM2.5只要有燃燒行為就會產生,而燃燒的行為包括汽機車及工廠廢氣、發電廠、鍋爐、烹調這些都會產生PM2.5,當然台灣除了自產的空氣汙染物,還有境外來的空氣汙染物,這些都會因為氣象及地形因素,影響滯留時間,想知道更多台灣空汙的成因,就繼續看下去吧!
首先要瞭解到台灣空氣品質受那些因素影響,張順欽說明,影響空氣品質變化的因素,主要包括了污染排放與天氣條件。污染排放包括各種日常生活中可能產生的污染排放源,例如交通、餐飲或烹飪、油漆、噴霧劑、露天燃燒等等,固定污染源,如大小工廠鍋爐等等。至於天氣因素則包括了風速強弱、日照、溫度、降雨、相對溼度、海陸風以及混合層高度等等,這些因素同時也因季節風向有所改變。而且,台灣複雜地形造成天氣條件變化多端,天氣預報的不確性分常大(風速、風場、混合層、降雨等等),因此,空氣品質預報通常以預報三天比較具有參考價值。
台灣上空的空氣汙染物來源可分為主要包括「粒狀污染物」以及「臭氧」,粒狀污染物就包含大家最常聽到的PM2.5與PM10,其中PM2.5比較複雜,可大致分為「原生性」及「衍生性」兩大類,「原生性排放」指的是直接從污染源排出的粒狀污染物,人為污染造成的排放有工廠煙囪、機動車輛的排氣管、露天燃燒的煙塵、餐飲烹調、甚至地表的揚塵等等,自然界也會有原生性排放源,例如森林大火、火山爆發等等。「衍生性污染」則是指污染排放時為氣狀的污染物,經過大氣化學反應形成粒狀污染物,例如二氧化硫在大氣中最終氧化成硫酸鹽類,而氮氧化物最後形成硝酸鹽類等。總體而論,只要燃燒就有PM2.5的產生!
臭氧來源則有三大類,一種是來自平流層的傳輸,春季最明顯,第二種來自自然界的背景濃度,第三種也是對健康影響最大的,則是來自人為污染排放前驅物,包括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物等,在大氣中光化學反應形成臭氧。
談到台灣四季空氣汙染物移動的關鍵因素,就是氣象與地形,台灣土地不是很大,可是高層差非常大,從中央山脈到海邊這樣的變化影響了氣流場的變化,所以會出現迎風面、背風面空氣污染物擴散條件不同的情況。
在春季由於處在季節交替過程,鋒面接近容易出現擴散差的情況,影響空氣品質。夏季開始盛行西南風,此時中南部成為上風區,加上夏季混合層高度(污染物可以垂直擴散的高度)遠大於冬季,因此中部以南空氣品質相對好多。但秋冬季開始東北風增強,北部空氣品質因擴散佳,污染物不易累積,但如果東北風帶來境外污染則首當其衝。而中央山脈背後的西半部容易出現穩定的天氣條件,使得污染物擴散不易,造成空氣品質惡化。空氣品質最嚴峻的冬季,則是因為混合層較低,常伴隨出現「逆溫層」的出現,使得污染物擴散條件變得更差。所謂逆溫層指的是,一般氣溫隨著高度遞減,這時候污染物排放之後可以向上擴散,使濃度下降。但是大氣中如果出現溫度隨著高度上升的情形,也就是逆溫層出現,會讓污染物排放之後侷限在有限的高度,持續累積汙染物濃度上升。
粒狀污染物就包含大家最常聽到的PM2.5與PM10,其中PM2.5比較複雜,可大致分為「原生性」及「衍生性」兩大類。 圖:環保署監資處提供
台灣土地不是很大,可是高層差非常大,這影響了氣流場的變化,導致迎風面、背風面空氣污染物擴散條件不同的情況。 圖:環保署監資處提供
台灣冬季吹東北季風時空氣品質特徵。 圖:環保署監資處提供
台灣夏季吹西南季風時空氣品質特徵。 圖:環保署監資處提供
冬季因混合層較低,常伴隨出現「逆溫層」的出現,使得污染物擴散條件變得更差。 圖:環保署監資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