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陳菊在新書提及當年爭取代表民進黨參選高雄市長時,與時任代理市長的葉菊蘭之間取捨,時任葉菊蘭市長辦公室主任薛兆基今 (20) 天發出5點聲明,替葉抱屈,不過薛兆基的聲明與陳菊書中內容顯然有出入,陳菊幕僚對此表示,書中主要是談陳菊當時所陷的情境及政治氛圍,與葉菊蘭沒有參選市長意願是兩回事。 

陳菊的幕僚表示,葉菊蘭和陳菊兩人相知相惜超過30年,情同姊妹,陳菊書中內容所欲表達的是,即使是情同姊妹的兩個人,也難免在當時的政治結構中產生糾結,但就算有所糾結仍未改變兩人長久的情誼。 

這名幕僚說,陳菊迄今仍深信當時葉菊蘭沒有參選市長的意願,也都一直支持著她參選市長。至於操作和擺弄葉菊蘭參選的議題也確實存在於那時的政治結構裡,這是當時的情境,而這個情境和當時葉菊蘭沒有參選市長意願是兩回事,兩者並不衝突。

陳菊在新書中《花媽心內話》指稱,民進黨高層認為代理高雄市長的葉菊蘭投入選舉,勝選機會較大,不過葉菊蘭早就表明不參選,書中提及「民進黨內有意競逐高雄百侯的人,除陳菊外,謝長廷支持接任陳其邁、代理高雄市長的葉菊蘭:當時己轉任農委會主委的蘇嘉全也部署多時,到底要由誰代表民進黨參選?『我和葉菊蘭、蘇嘉全的私交都很好,當時沒有很明顯由誰出馬,但至少有溝通。』 

書中說,「面對兩邊僵持不下,黨內大老們全都進了總統府討論,全力要求新潮流勸退陳菊,陳水扁居中當調人,協調後決定先私下做民調,並情商吳乃仁等人轉告陳菊,讓她有心理準備,一旦民調輸就退選,藉以逼迫陳菊退出選戰。 

當時己是民進黨初選登記階段,陳菊也完成登記,吳乃仁、段宜康和洪奇昌等人銜命南下高雄,告知要做民調來決定要她跟葉菊蘭誰參選,不然遲早也要面對民調的考驗。陳菊回應說,『前提是葉菊蘭要先去登記,不然我和一個沒有登記的人做民調,不符合黨的制度。』 

居中傳話的吳乃仁淡淡表示,現實就是這樣。但曾經和陳菊情同姊妹的葉菊蘭,始終沒有登記。 

多年後,外界才傳出當時葉菊蘭是因為忘記繳交民進黨所規定的『公職人員分攤金』,也就是所有民進黨擔任政府公職,強制上繳黨中央一定比例的分攤金額,若未繳交即遭停權。而葉菊蘭即處於停權狀態,不具備登記條件,也就是根本沒有代表民進黨參選高雄市長的資格,此時的她卻無奈成為一顆活棋。 

即便如此,整體情態對陳菊來說仍相當不利。當時連任的謝長廷在高雄有高聲望,還培養出自己的謝家班,謝長廷卻公開聲稱陳菊參選一定會輸,而葉菊蘭更掌握行政資源,不論是天時、地利或人和,陳菊沒有一項有把握,只能接受一對一的民調對決。 

『我真的非常孤單,腹背受敵,沒有人支持我,』陳菊日後回憶這段歷程,『這過程很辛苦,我只有一直跑,到處拜訪。』雖然在地政治圈絕大數都是謝系的支持者,她執意繼續往前走。 

經過為數兩天的民調結果,送入總統府到陳水扁桌上,一直跑的陳菊贏過擁有現任優勢的葉菊蘭。按照原先的約定,葉菊蘭自動退出。」 

陳菊書中這段敘述,顯然與薛兆基指稱有出入,薛兆基在聲明強調,當時府黨高層有強大壓力,但葉堅持不選高雄市長,也絕無陳菊所提初選前民調情事;薛兆基並指,葉甚至還為了高市長選舉,親帶陳菊去和也有意參選的蘇嘉全當面溝通。 

薛兆基聲明稿全文如下:2005年葉菊蘭臨危受命南下擔任代理市長,本人擔任市長辦公室主任,就所了解的部分提出說明,希望一些錯誤的認知與陳述,能夠修正,還給葉菊蘭代理市長應有的尊敬和事實。

1、葉菊蘭從答應南下當代理市長,就堅持不參與高雄市長選舉。這個態度和立場從來沒有改變過。

2、當時,是葉菊蘭帶陳菊去找蘇嘉全,讓陳菊和蘇嘉全當面對話溝通,蘇表示,既然葉菊蘭不選,他也沒有很高的意願要選,就讓陳菊去選。

3、當時,府黨高層確實有很強大的壓力,希望葉菊蘭參選,但葉菊蘭表達她已經在議會表達過不會參選,絕對不會言而無信或食言。

4、從頭到尾,絕對沒有初選前民調這一事,也絕沒有葉菊蘭民調輸了,所以依約退出的事情,這些陳述都跟事實嚴重不符,也毫無根據。

5、當時,高層認為只有葉菊蘭可以守住高雄,但葉菊蘭堅持不選,高層還派陳其邁來溝通。當時中央有說民調不失為一個方法來決定人選。但陳菊單方面向葉菊蘭私下表達,我的民調比妳高。葉菊蘭說,既然妳民調高,就讓中央去做民調啊!這樣反而可以讓她有下台階,也可以讓高層不再給葉菊蘭參選的壓力。
所謂的民調說,跟當時陳菊見完葉菊蘭隔天就去登記一事對照,就可以知道根本沒有做民調這一個事情存在。

將要出版的陳菊新書,掀起了高雄政壇的大風暴。   圖 : 翻攝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