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空污拉警報,對抗空污,已是全民共同需求,對此,綠色和平與立法院陳曼麗委員、吳焜裕委員、蘇治芬委員、賴瑞隆委員等辦公室,共同召開「減煤電,減碳排,減空污」—台灣能源轉型暨煤電退場機制公聽會。要求政府在減碳與對抗空氣污染上,有更積極的作為,還給民眾一個乾淨的天空。

根據環保署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排放源以電力業為最大宗,累計排放約115.39百萬公噸的二氧化碳,占總排放之50.85 %,高於石化業或鋼鐵業。此外,台電的資料也顯示燃煤發電為其火力發電的溫室氣體排放最大來源,占比高達62.8%。除了二氧化碳排放,燃煤電廠更會排放PM 2.5、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危害人體健康的污染物質。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蔡佩芸表示,台灣長期仰賴火力發電作為主要發電方式,其中又以燃煤發電占比為最高,目前約佔發電量的45.4%。政府的能源政策目標規劃在2025年要將燃煤發電的佔比降到30%,再生能源佔比提升到 20%。能源政策環環相扣,減少燃煤與發展再生能源應雙管齊下,政府雖訂定了風力發電四年推動計畫與太陽光電兩年推動計畫,但卻不見明確的燃煤退場規劃與行動機制。

蔡佩芸強調,要有效解決空污,必須從燃煤電廠的源頭管理與末端管制等兩個方面進行。在源頭管理的部分,政府必須訂出燃煤機組裝置容量的上限,在2020年燃煤發電到達高峰之後,以當年度燃煤機組裝置容量為基準,宣布此後不再興建新的燃煤機組,並加速淘汰老舊的機組。

蔡佩芸批評,政府雖宣示要逐年減少燃煤發電的比例,但仍然規劃要建置新的燃煤機組,甚至,燃煤發電在未來10年的裝置容量還會比現在增加1000MW,等於是新增五分之一台中火力發電廠的裝置容量。在口號與政策之間的落差,令人憂心政府在減碳,減空污的決心。

綠色和平呼籲政府,應正視燃煤所造成的健康與環境危害,明列燃煤電廠的退場路徑,包括設定裝置容量上限、停止新的燃煤機組建置計畫,並且列出2025年之後,老舊燃煤電廠的退役時程,希望從政策的導引,真正還給民眾一個乾淨的天空。

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教授表示,台灣一定要努力達到控制升溫兩度C的目標。其中,國營事業就是最核心的部分,台電要盡快把非煤的路徑訂出來,同時改變國營事業的營運方向。詹長權以丹麥的​丹能集團(Dong Energy)為例,該集團從2006年開啟轉型工程,預計到2023年,從仰賴燃煤賺錢,轉型成再生能源公司。另外,針對燃煤的退場,詹長權建議可以在《空污法》的修法中,訂出日出與日落條款。

針對台電表示,規劃中的深澳電廠仍會繼續興建與政府減煤方向矛盾。蔡佩芸批評,一個燃煤電廠建置完成後,就要繼續運轉30年,但面對空污與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我們強烈反對另一個燃煤電廠繼續污染30年!政府應明確宣示停建深澳電廠,以落實減碳與保護民眾健康的決心。

蔡佩芸說,針對能源局回應汽電共生廠之資訊透明度,經濟部僅回應可以公開就公開,並未有具體的承諾。對此,綠色和平也要求經濟部應設定公開之時間與範圍,透過公開的資訊,民間團體才可以共同參與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