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化講我的名字沒人知道啦,但提到牧師娘就是指我,我都說自己姓牧名師娘。」陽光真愛青少年關懷協會理事長許素芬說,大多數嫁給牧師的妻子,都有這種宿命吧。

許素芬並不是出身於傳統的教會家庭,她回憶說,從小就喜歡唱歌,高中畢業後跟著同學去教會,聚會時常唱歌,就從唱歌、受洗,唱到牧師娘了。

讀台南家專美術應用科一年級時,太熱衷教會活動,也喜歡做關心人的事,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工作有興趣,許素芬決定改讀台南神學院,甚至到菲律賓與英國再進修<諮商>與<青少年事工>。

九年前,許素芬在了新化山區的口埤教會,幫忙照顧下課後沒地方去的教友孩子,從四個一直陸續增加到三十多人,最後成立課輔班。「我們不只有課輔班,也有職能訓練,提供中輟與弱勢家庭的孩子學習一技之長,媒合他們出去工作解決家庭經濟」許素芬說,孩子們職訓練習做出來的芋頭酥、鳳梨酥、奶酪都義賣給當地住民,所得金額再浥注回到協會,幫助更多人。

許素芬表示,目前媒合近二十人,九成都成功,解決他們家庭經濟問題。「我們在職訓時會給學員零用金,先防範他們因為經濟困境而再沈淪的問題」。

這九年,許素芬輔導過五、六百位孩子,問她苦嗎?「不會,因為我喜歡做。這些輸在起跑點上,而且走起來歪曲、顛跛的孩子們,因我們陪他、扶他一把,讓他們回到正規路途上,這是我做這些事的意義和初心」許素芬說。

許素芬強調,台灣不是只有念書這一條路,所以她規定在協會輔導的孩子,在16 歲之後一定要自立,半工半讀是最基本的。她舉案例說:「有個隔代教養家庭,五位孩子長期都只能睡在廚房,喜歡讀書的大女兒被迫要提早進入職場分擔家庭經濟,協會幫她媒合工作,但堅持她一定要半工半讀念夜間部,同時也改善其他四位孩子的生活環境。」許素芬說,能念書的就一定鼓勵繼續讀,不喜歡升學的,就教他一技之長。

「明年,我想走到幕後,把協會工作交給年輕人」許素芬說,如果這份工作只有她,是錯的,應該是一群人來參與。兒子從小看她做這些事,或許有受到影響吧,現在也走上社工之路。

「希望這裡可以成為青少年福音中心,有社團活動,提供住宿,也可以玩音樂,讓孩子快樂長大」許素芬雖說著要退休了,但對孩子們的未來仍有一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