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外線+空汙 高溫飆!午後山區易有陣雨
- 史國能 為何台灣不能?扁諷刺小英 改國號有那麼嚴重嗎?
- 高空走鋼索開球!台灣女婿莫瑞紀歐 金氏世界紀錄神人
- 奇蹟 可怕!軟銀野手柳田悠岐完全打擊 日職史上第65人
- 傳出院內麻疹感染 林口長庚成立因應小組 監控疫情
- 類邪教組織領袖涉性剝削 美劇女星協助招募販運女性被捕
- 北市三民路1大樓晚間一氧化碳外洩 2死2送醫
- 譏中國人智商低 黃安是垃圾 台灣青年遭黃舉報台獨封殺
- 《鬥陣特攻》OWCP季後賽下週開戰 M17、HKA雙雙晉級
- 不要嫌我老!呂秀蓮:柯P不倒 台北不好!
- 在波蘭詐騙中國民眾 第二批嫌犯遣返回台 13聲押1交保
- 沙國35年來首次播放電影 爆滿觀眾看了這部片……
- 廣西桂林龍舟翻覆 11死6失蹤40人獲救
- 繞島巡航央視記者「隨機」採訪 政治宣傳和輿論戰秀味濃
- 大甲媽回鑾龍井 虔誠信徒夾道恭迎
- MeToo全球發燒!中國職場女性遭性騷擾多選擇沉默
- 滿滿的螢火晚會!新北58條賞螢路線大公開
- 驚人垃圾量!澎湖淨灘兩小時清出10頓
- 蘇花改應變救援演練 23、24日10時至12時封閉
- 陳重生觀點》文攻耍嘴皮 武嚇被輕忽 失焦的兩岸關係
大腸癌高居癌症之首 因「沒有症狀就是症狀」

大腸癌的確可能會有某些症狀,但有症狀基本上要到第二期、甚至第三期以上,而早期大腸癌幾乎沒有症狀。 圖:取自全民健康基金會網站
大腸癌連續8年高居台灣10大癌症之首,發生人數更突破1萬5000人,台灣平均每34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年間,年輕腸癌患者增加2倍、老年腸癌患者則增加3倍之多。糞便當中有潛血反應是判讀是否罹患腸癌最簡單與初步的方法,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補助50至74歲國人,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項目。小小的採檢管方便攜帶式且檢驗一周即知報告結果。
屏東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賴祺瑞表示,大腸癌的確可能會有某些症狀,但有症狀基本上要到第二期、甚至第三期以上,而早期大腸癌幾乎沒有症狀,如果希望找到可以根治的原位癌(第零期)或第一期癌症,想靠有無症狀來決定要不要做篩檢是絕對不可靠的。
屏東縣政府衛生局代理局長李佳芳表示,經常在醫藥版看到一些報導寫到,如果有血便、排便習慣改變,或伴隨體重變化時要警覺有無大腸癌。但由於大腸癌是與年齡有關的疾病,排便習慣改變並非大腸癌特有症狀,許多腸胃功能性疾病很有類似症狀,因此光靠症狀預測有無大腸癌,是難以預測或辨別的。
目前國民健康署的大腸直腸癌篩檢計畫,被「篩檢」找出來的癌症有將近50%是零期或一期的早期癌症,只有7∼8%是第四期。反觀有異常症狀後才就醫,診斷出來的大腸癌中高達20%是第四期。很多篩檢出早期癌來的民眾都驚呼「怎麼會⋯⋯我都好好的啊⋯⋯」,由此可知,大腸癌最常見的症狀叫做「沒症狀」,有症狀提高警覺是好,真正有症狀的時候,疾病往往已經進展到某種程度了。並呼籲五十歲以上的民眾,即使沒有症狀時也要定期做篩檢,才是早期診斷的關鍵,等有症狀才去檢查就不叫做「篩檢」,而是「就醫」。

大腸癌位置圖。 圖:取自全民健康基金會網站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