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紅極一時的一段影片嗎?「海濤法師開釋:先生外遇時太太可以告訴自己,假的!…」一時之間,大家言談間莫不時髦的常以「假的」一語,笑盡天下事!

其實,回過頭看看近一兩個月來的內閣改組傳聞,總統府、行政院、發言人和當事人,簡直就是海濤法師上身,「假的!」「假的!」「假的!」結果,最後竟然是「真的!」

根據林全在今天下午記者會的說法,他向蔡英文總統請辭的時間點,是在六月間的事,只是雞蛋再密也有縫,內閣改組的消息,早已隨之悄悄地在政壇傳了開來,而媒體獲悉後的報導,更是一波接一波,府院及當事人則是否認再否認,多數民眾對媒體的報導,則是一酸再酸,認為人家都否認了,為什麼媒體還要寫?這樣的立論,其實是建基在人民對政府及政府官員的信任,結果呢?!

或許,官方及當事人當下有難言之隱,或如林全所言,辯稱「當時還沒有任何決定」;然而,這是發言話術的問題,使用「無改組考量」、「都是錯誤報導」、「傳聞是假的」…等字眼否認媒體相關報導,讓民眾當下選擇相信官方說法,打擊媒體的公信力,最後再來個大逆轉,結果證實改組為真,這叫媒體及民眾往後要如何看待「官方說法」?總統府及行政院發言人,又有何顏面再公開替政府喉舌?

政府和人民之間的溝通,很大的範圍,靠的其實是媒體,官方把媒體的公信力踩在腳下,對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在類似的人事異動傳聞,事實如果是「進行式」,或還在「徵詢」階段,即便媒體的報導內容準度,不全為真,但也不該用類似「假的」的字眼對外回應,如不便正式公開說明,那麼,「不評論」三個字,應該是很好的選擇,否則,翻牌的時刻一到,府院發言人及當事人,把自己的威信也全貼了上去,「滿面全豆花」,這樣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