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的科技持續發展,除了用在工業或是醫學上,你還能想到其他什麼的用法嗎?台灣博物館為了要更清楚的紀錄微化石中的生物結構細節,因此也把主意打到了3D列印上,利用超微3D影像重建將過去難以典藏的標本記錄下來。

在自然史博物館中,一般大型標本或文物可利用簡單的光學或X光掃描,即能進行3D模型的重建,但微化石標本尺寸大多僅數百微米,大小相當於頭髮寬度,過去僅能以傳統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進行2D影像的拍攝,在3D數位典藏的建立上一直困難重重。

為了解析微化石中更微細的結構,台博館與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攜手合作,透過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先進的X光顯像技術與影像重建演算法的突破,精準地重建高可信度的3D超微結構影像,可以清楚的記錄更多微化石中的生物結構細節。

由國家同步輻射中心王俊杰博士、成功大學梁碧清博士,以及國立台灣博物館汪良奇博士共同發表的超微3D影像重建創新研究成果,此項成果將大幅提昇未來博物館藏微化石標本3D模型製作的精確度,並可應用於醫療與工業用電腦斷層掃瞄3D模型重建結果,提升其精確度與可靠度。

利用超微結構影像技術讓3D數位典藏變的更加的容易,台博館未來也將以此技術逐步發展標本與藏品非破壞性檢測、微化石3D超微結構分析,以及生物類標本古基因檢測等技術。

微化石標本尺寸大多僅數百微米,大小相當於頭髮寬度,但利用3D超微結構影像的技巧就可以清楚的記錄下來   圖:台灣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