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新聞周刊》(Newsweek)報導,美國近期完成將10艘退役海岸警衛隊船隻移交給越南菲律賓孟加拉斯里蘭卡等4個印太區域國家。其中,增強與中國存在領土爭端的菲律賓和越南的海上安全防衛能力,以應對中國在南海等區域日益活躍的海上活動,符合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布局。

移轉的船隻包括漢密爾頓級(Hamilton-class)巡邏艦與其他快艇。美國海岸警衛隊原本有12艘漢密爾頓級巡邏艦,此次移轉給越南、孟加拉和斯里蘭卡各1艘,加上先前移轉給菲律賓海軍的3艘,所有漢密爾頓級艦艇都已作為「過剩國防物資」移交給外國接收。美國海岸警衛隊表示,移轉的目的不僅強化盟友的海上執法能力,也促進區域穩定與合作。特別是菲律賓近年在南海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加劇,美國透過提供船隻及雙邊防務協議,明確表示對菲律賓的支持涵蓋南海地區,包括對其海岸警衛隊的保護。

全站首選:陷黃金詐騙賭局 房子慘遭抵押 豐原5口命案死因曝光

越南此次是第3次接收漢密爾頓級艦艇,意即與菲律賓相同擁有3艘該級艦艇。越南最新接收的「梅隆號(USCGC Mellon 原舷號WHEC-717)」,滿載排水量3250噸。但中國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海岸警衛隊,約有150艘千噸級巡邏船,遠超美國的60艘與日本的70艘。中國海警船配備重型武器,積極在爭議海域巡航,引發周邊國家警惕。美國移轉退役艦艇的舉動被視為制衡中國海上擴張的策略之一,透過提升盟友能力,間接牽制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

專家分析,美國的船隻移交計劃不僅是軍事合作的一部分,更反映其在印太地區的長期戰略,旨在與盟友共同應對中國的「灰色地帶」策略。這些退役船隻雖非最先進,但對接收國的海上巡邏與執法能力有顯著提升。未來,隨著南海局勢持續緊張,美國與亞洲盟友的軍事合作預計將進一步深化,以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