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人生,二十年間無人比肩;溫和抗暴,亞洲又出甘地傳人」這是中國報導文學作家、《河殤》總撰稿人蘇曉康,多年以前形容他所認識的劉曉波時,所寫的四句話。今天看來,似乎正好可以借用作為悼念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兩副輓聯。

劉曉波走了!他的離世,留下未竟的志業,帶著幾許的遺憾和無奈。特別是,劉曉波再也無緣飛往挪威,親自領取那頂屬於他個人的和平桂冠。而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台上那張空留了近七年的椅子,也確定等不到他了!

長年為爭取中國民主和人權努力奮鬥的劉曉波,在走完生命最後一刻前,他的病情起伏、能否出國治療…依然牽動著中國政府、國際領袖、海內外致力推動人權保障的許許多多團體和個人的心。一如過去這二十多年來的歲月,如此動見觀瞻,忽而讓人屏氣凝神,忽而充滿不捨。

如果不是「六四」,劉曉波的後半生,應該跟現在迥然不同。出自書香世家的他,學的是中文,大學時代還與同學組成詩社。有著文學博士學位,早在31歲那年,就以「文壇黑馬」之姿,嶄露頭角。而1987年他與知名思想家李澤厚的對話出版成書後,在任教的學校內外更是洛湯紙貴,被視為「民族虛無主義」和「全盤西化」的代表人物。

但也正因為劉曉波心裡對於西方民主政治的渴望,對照著毛澤東時代結束,共產黨繼續統治下的中國,鄧小平揭櫫的改革開放百廢待舉,前景不明。於是,1988年,從「文革」走出來邁出思想叛逆不歸路的他,大膽說出「中國民主化需經歷三百年殖民地」的觀點,雖備受爭議,但也不難理解。

而在中國文學、哲學、知識分子等領域的研究上,當時的劉曉波,可謂是意氣風發,多次應邀到國外擔任訪問學者。然而1989年4月,胡耀邦病逝,追悼活動引發學運,心繫故國民主發展的劉曉波,沒有聽從友人留在美國的建議,毅然決然地提前返國,直接加入北京千千萬萬期待改革學生的行列。此一抉擇,也註定了劉曉波其後的命運,都與「六四」難捨難解了!

從1989年6月3日深夜一直到4日,戒嚴一段時間的北京,肅殺的氛圍終於爆開來,陣陣槍響劃破了夏夜的天空。天安門廣場「四君子」之一的劉曉波,最後一批撤離廣場後,隨即遭到逮捕,他的著作也全被禁。

但最令劉曉波心痛的,莫過於繫獄中的他,忍痛必須與青梅竹馬而後成婚的元配陶力離婚,與稚子兩相隔。

1991年1月獲釋後,劉曉波開始積極為「六四」發聲,不僅出版多本見證「六四」的回憶和論述著作,也多次與其他自由主義、改革派的知識分子連署發表宣言,呼籲中共當局反腐敗、推進民主與法治。也因此,每年六月四日前,劉曉波總是成為公安監視、帶走、關押的主要對象。

江澤民和朱鎔基卸任,胡錦濤和溫家寶接任中國領導人後,劉曉波對於「胡溫新政」不抱樂觀和奢望。他持續聲援「天安門母親」發起的活動,發表公開信,要求中國政府平反「六四」和釋放所有良心犯,並批評中共當局對網路出版的管控。

連任幾屆獨立中文筆會會長的劉曉波,秉持文以載道理念,面對將他視為眼中釘的共產黨政權,毫不畏懼。一次又一次,挑戰中共容忍的極限,及至《零八憲章》的起草、串連和組織,身為300多人簽署發表靈魂人物的劉曉波,在發表前夕,即遭當局從家中帶走、秘密拘押,第四次入獄。

《零八憲章》是對捷克前總統哈維爾自1968年「布拉格之春」以來,特別是三十多年前結合一群異議人士領導發表的《七七憲章》遙遠的致敬。也曾被逮捕判刑的哈維爾,生前一直為身陷囹圄的劉曉波公開請命,即頗有「英雄惜英雄」之慨。哈維爾說,與他們相較,《零八憲章》的作者要求保護基本權利,增加司法的獨立性和代議制民主,且比《七七憲章》有著諸多創新性,讓人印象深刻。

2009年12月26日,劉曉波被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11年。劉曉波在法庭上所作「我沒有敵人」的最後陳述,除了溫和改革、和平精神清晰可見外,劉曉波的友人余杰認為,相關說法也透露出他對現任太太劉霞的牽掛與保護。

劉霞本來是公務員,她與劉曉波兩人都愛詩和文學,一起出版過詩集,感情甚篤。為了攜手同行,支持劉曉波繼續走在推動中國民主改革的坎坷道路上,劉霞愛相隨,無怨無悔。她總是不辭辛勞,往返於探監和代先生探視其與前妻所生兒子之間。除了詩人,也是畫家和攝影師的劉霞,並不時以畫筆和鏡頭捕捉劉曉波堅毅但日漸消瘦的身影。而她本人,罹患憂鬱症,飽受失眠所苦,同樣骨瘦如柴。

在劉曉波前一陣子保外就醫後,劉霞在病房餵食劉曉波和兩人相擁扶持的照片,著實令人動容。據協助劉曉波赴德治療最後未被中國政府接受的友人廖亦武稱,劉曉波之所以堅持,死也要死在德國,對出國就醫期待甚殷,便是希望能幫劉霞爭取到結束軟禁的不平待遇。

「你一無所有,只能」,「和家裡的灰燼一起等我」,「它們一層層」,「積滿了所有角落」,「你不願拉開窗簾」,「讓陽光驚擾它們的安寧」。這是劉曉波寫給終日等待他歸來的愛妻,深情款款的真心告白。

但這一次,劉曉波不會再回來了。所不同的是,劉霞終於得以陪伴在夫婿身邊。儘管,已是天人永隔。

面對親友直率浪漫、俠骨柔情的劉曉波,就這樣走完了他曲折多變且戲劇化的傳奇一生。至於劉曉波念茲在茲,衷心追尋的中國自由民主之路,在他撒手告別心愛的同胞後,究竟會有怎麼樣的轉折與發展?不但中國人民,包括香港和台灣,以及全世界關心這個亞洲古老民族未來前途走向的各地民眾,大家都將拭目以待。

無論是「甘地傳人」,抑或是「中國的哈維爾」,恐怕都無法貼切的彰顯劉曉波在中國知識分子爭取言論自由、推動人權、民主荊棘路上難以取代的重要性和獨特性。也只有當更多的「劉曉波」願意挺身而出,歷史才有真正改寫的一天。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13日病逝,他們夫妻的友人貝嶺呼籲國際儘快把劉霞救出去。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