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常常有機會受邀演講,所以當我在思考演講的架構和內容時,最初考慮到的「切入」和「結論」,若以文章架構的起承轉合來說,就是「切入」和「結論」,如果首尾部分能夠緊密相扣,輪廓一旦清楚,主文的闡述也就大致底定了。因此,對演講者來說,通常帶著強烈澎湃的情感,或者是最想表達的意涵內容,就是「切入」和「結論」的部分了。

5月20日是新任台灣總統的就職典禮,當選的民進黨蔡英文發表了就職演說,老實說,我認為這是歷年來台灣總統的就職演說裡可能最四平八穩的,換言之就是缺乏了媒體報導渴望的「話題性」,這也讓很多記者絞盡腦汁卻無從下筆。但是,這也是完全符合了蔡英文的英式風格吧,不嘩眾取寵,也毋須群起激昂和任何煽動,對蔡英文來說,她不是用金恩博士的「I have a dream」來起頭,而是以我應該做什麼的「What should I do?」為首要。

從這個觀點來看,如果細細咀嚼蔡英文的就職演說內容,她開門見山就以台灣面臨處境困難的前提出發,強調要「解決問題」。然而,對於日本人而言,這次是民進黨第二次贏得總統選戰,並且在立法院也有過半數的席位,成功地達到「完全執政」。按理來說,這樣的勝利能夠輕易激起群眾的激情和狂熱,可是她身為一位執政者,毫無疑問地在理性上更加意識到「解決問題」的責任,演說的一開始就充滿了悲壯感,這也是她最想要向全體台灣人民展現她的決心。

之後的演說內容就聚焦在台灣社會目前面臨的多項課題,比如年輕人的就業問題、能源問題、高齡化.少子化問題、環境問題、轉型正義等,期望新政府在個別的經濟、社會政策上有所作為。如果說,這是由新任行政院長林全發表的演說內容,應該也沒有人會感到奇怪吧。

我聽完蔡英文的就職演說,想起了她在輸了2012年總統選舉的敗選感言。這個被視為會在台灣政治史上留名的演說,也是她向選民約定好4年後捲土重來的起點。當時,蔡英文在下著大雨的夜晚,向台下的支持者如此說道:「今晚你可以哭泣,但是明天起來繼續為台灣打拼。」而5月20日總統就職這一天,她想說的話或許是「今天你可以為勝利歡呼,但是明天起來繼續為台灣打拼。」

由上所述,可以得知蔡英文這號人物是致力於解決問題的領導者,其實對於這一類型的領導者來說,他們不太在意是否能夠名留青史,反而是透過改善社會來達到成就感。在日本,大概是像前首相宮澤喜一和池田勇人就是屬於這種類型的吧。然而,綜觀台灣的歷屆總統,這種解決問題型的領導者少之又少,舉凡蔣介石、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等人都是理念導向的類型,相較之下,蔡英文就顯得獨特。硬要說的話,也許有人會提出異議,但我認為在著重現實面上她和蔣經國有相似之處。另外,有人認為同為菁英份子而且不輕易信任他人這點,她和馬英九相似,但是馬英九喜歡談理想理念和回顧歷史,但是蔡英文的演說裡並沒有強調「歷史觀」,在本質上他們是完全不同的。

一直以來,台灣社會裡存在的最大課題總是圍繞在「誰是台灣人」的身分認同問題上,而根據目前的調查,台灣民眾有7成以上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並不是中國人。這也意味著中國還是台灣的這種「理念之爭」已經告一段落了,以結果論來說顯然是台灣獲勝。然而,長期的政治惡鬥使台灣陷入百廢待舉的局面,比起理念型的領導者,台灣更需要的是執政者能夠一併解決被擱置已久的諸多問題。

這次蔡英文的就職演說裡,既沒有足以在歷史上留名的經典名言,也缺乏足以躍上國際新聞頭版的主張,在備受矚目的兩岸政策上「尊重1992年兩岸會談事實」也完全在預料之內,明知中國方面殷切期盼新政府公開承認一中原則,但是她很技巧性地迴避提及九二共識,但是,這份講稿應該是蔡英文深思熟慮過,認為可行才發表的,在兩岸關係上維持現狀,當前的要務是如何讓台灣社會變得更好。

演說接近尾聲,蔡英文明確表達了對台灣民主的願景,「打造一個沒有被意識形態綁架的『團結的民主』,打造一個可以回應社會與經濟問題的『有效率的民主』,打造一個能夠實質照料人民的『務實的民主』」。台灣從導入總統直接民選制度開始至今,剛好20年了,這段期間國民黨和民進黨的藍綠二大陣營不斷地競爭惡鬥,她的這番話無疑是宣布終結藍綠對立的時代,期待開啟民主歷史的新頁。

最後,她以下列這段話顯示出改變的決心。

「各位親愛的台灣人民,演講要結束了,改革要開始了。從這一刻起,這個國家的擔子交在新政府身上。我會讓大家看見這個國家的改變。」

一字一句釋放出來的是她對工作的熱忱,以總統的就職演說來看有些部分甚至略顯多餘,但是學者出身的她曾擔任高級官員並成為政治家,一路走來似乎都在「解決問題」上勞心勞力。蔡英文對政治的敏銳度,遠不及陳水扁,而她也不像李登輝散發思想和哲學的氣息,也不是馬英九那種的浪漫感性,但是她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志贏過任何人,而這也是她本人所引以為傲的吧。

這場中文的就職演說裡,蔡英文提及兩岸關係的篇幅還不到整體的一成,面對中國想用「一個中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兩岸一家親」等口號,她並沒有正面回應,反而在就職演說的「切入」和「結論」裡,首尾一貫地展現她的堅強決心――本著單純務實的精神為台灣人民解決困難。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作者:野島剛(日本資深媒體人,前朝日新聞台北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