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本屆總統大選膠著,極右派奧地利自由黨(FreieParteiÖsterreichs, FPÖ)總統候選人霍弗(Norbert Hofer)一度傳出領先,但加入通訊投票的計算結果,綠黨(dieGrüne )力挺的獨立候選人范德貝倫(Alexander van der Bellen)最後以些微差距獲勝。歐洲總算沒有誕生戰後首位極右派元首,然而霍弗得到近半的選票也顯示,極右派晚近壯大的速度已經難以忽視,短期內也難以消弭相關問題。

霍弗在大選期間的言論充滿民族主義論調、攻訐難民,並訴諸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汎德意志主義」(pan-German nationalism),在在令人聯想到日耳曼的過往。嚴重的是,他所屬的奧地利自由黨在這方面歷史並不光彩。

「奧地利自由黨」的創黨人士,原本淵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奧地利「泛德意志民族主義(pan-German nationalism)」。最早的兩任黨魁,一位曾經擔任過德奧「合併(Anshluß)」後的內閣官員,另一位更曾擔任納粹黨的官僚。戰後該黨人士改弦易轍,不再高舉「大德意志方案」,反而主張奧地利應融入西歐社會,在戰後成為永久中立國的奧地利,是最親西歐的政黨。然而該黨的民族主義色彩,並未完全消失。

1986年9月,「奧地利自由黨」在Innsbruck召開黨代表大會,年僅36歲的海德(JörgHaider)獲選為新任黨主席。黨內由原任黨主席史德格(Norbert Steger)所領導、主張「自由主義」的派系成員被迫離開,於1993年另組新政黨「自由論壇(Liberales Forum)」。「奧地利自由黨」在海德的主導下,逐漸轉型為一個右翼的「民粹主義政黨」。

海德高舉民族主義,訴諸群眾對左右兩大政黨的「菁英主義」心態提出激烈的批判,因此能吸引許多年輕族群的注意。

1985年戈巴契夫繼任蘇聯共產黨總書記後,東歐的政治改革逐漸成為一股無法抵擋的潮流,到了1989年東歐各國共產黨政權紛紛瓦解。奧地利不但位處於東西歐交界之處,且在歷史上(奧匈帝國)曾經統治過東歐廣大的土地。1989年,匈牙利政府剪掉與奧地利國界邊的鐵絲網後,大量的東歐人民紛紛湧入奧地利,雖然其中大多數人在短暫的停留後繼續前往歐洲其他國家,但滯留在奧地利的東歐人口始終居高不下。此一現象固然象徵自由世界的勝利,然而「移民問題」卻也從此成為奧地利最重要的議題。

1990年7月,科索沃宣佈獨立,掀起「南斯拉夫內戰」的序幕。戰爭製造了嚴重的「難民問題」,使已經窮於應付「移民問題」的中、西歐國家面臨雪上加霜的窘境。對於難民採取極其優惠的福利政策的奧地利負擔更加沉重。

海德無視於西歐尊重人權的主流價值,大膽地高唱反對移民與難民的論調,將移民與難民視為蛀蝕奧地利人民辛苦納稅建立的社會福利制度的寄生蟲。1992年,海德要求舉辦一項公投,內容是修改奧地利憲法,明文規定奧地利「不是一個移民國家」,並且制定法案要求所有外國人攜帶身分政見,「以防杜『外國人的犯罪行為』」,並加強邊界管制,以防止非法移民等。

海德並一反「奧地利自由黨」戰後以來追求與西歐整合的傳統,對於保障移民與難民的「歐洲共同體」乃至後來的「歐盟」採取反抗的立場,批評「歐盟執委會」是一個集權機構,並認為「歐洲一體化」將會消滅各國的民族特性和文化特性;對於經濟全球化的現象,他也大加反對,主張必須嚴加控管;在民族主義方面,他提出「奧地利人的奧地利」、「奧地利不是移民國家」等「種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c)」的口號。

這個戰略在選舉中奏效。1986年時在全國性選舉中僅只獲得9.7%選票的「奧地利自由黨」,在1990年增加到16.5%,1996年躍升到22.6%,1999年更首次擊敗「奧地利人民黨」,以26.9%的得票率成為第二大黨,並與淪為第三大黨的「奧地利人民黨」合組聯合內閣。在所有歐洲國家的「右翼民粹主義政黨」中,「奧地利自由黨」的得票成長幅度與速度最為驚人。

奧地利自由黨進入聯合政府後,因其許多論述,特別是有關於移民與難民者,一如昔日的納粹黨針對猶太人的言論,歐盟遂決議對奧地利政府提出警告,其他14個會員國並一致決定降低與維也納的關係到事務官層次,以防制奧地利政府對移民與難民實施不當的政策。

2002年,奧地利自由黨與一同組成聯合內閣的人民黨起衝突,導致國會提前改選。改選的結果,奧地利自由黨僅獲得10%的選票,之後一度式微。

相較於1990年代,如今的奧地利面對更多的難民,問題與負擔更加沉重。奧地利自由黨推出的總統候選人攻擊難民、訴諸大德意志主義榮光,而能夠得到近半的選票,不能不令人擔心歐洲極右派趁著許多人心理對難民的礙難接受而快速崛起。這個現象恐怕才剛開始,後續的問題還很大、難以收拾。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