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每到台南就喜歡鑽小巷子,駐足在一棟又一棟的老房子前面,觀察它的花窗和磨石地板,有些生鏽的紅色鐵門,總有驚喜的圖樣纏繞。老屋欣力,這樣的維護是從民間漸漸興起,這些老屋的保存讓我們看見建築原本的美和價值。然而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也是有相同的道理。

D&Department開創者長岡賢明認為,建築師是一種具有社會性的職業,然而我們生活中所使用的商品一樣,設計者也是具有社會性。「所謂的設計者,到底是什麼樣的行業?」本來在原研哉公司底下的員工長岡賢明,在1997年毅然決然離職。面對現代大量製造,以設計刺激消費的生態,長岡賢明回溯購買最初的「使用」目的,認為「設計」應該要基於「好使用」的原則去創作。把去回收場當作興趣的他 (他稱為回收場為「設計墳場」),依憑身為設計者的眼光,將堪用的物件撿回家,修復好後再造它原本的價值,最後乾脆租用一個大倉庫設立店面,開啟了「D&Department」的第一步。

「以傳達設計與主張,將所有過程對外公開的開店練習計畫。」

這就是D&Department(以下簡稱D&D)開店最初的宗旨。開業於2000年,現今將邁入第16年,長岡賢明一直都在思考「『客人與店員』以及『客人與店家』之間的距離。只要花心思處理之中各式各樣的細節,建構起友善的關係就算無法跨越店家與客人之間的高牆,也應該能夠啟發客人想好好珍惜在店裡買到的商品之心情。」

D&D不去製造「熱潮」,擔心聚集太多鎂光燈和焦點,會模糊商品本身的價值,能持續被製造和販售的才是真正好的設計。從東京出發,緩慢的影響日本47個縣道府,長岡賢明希望每個地方都能有屬於自己的D&D,不單販售二手商品,而是藉由這些二手商品,重新關注生長故鄉的特色、樣貌,生產的工藝和祭典,開分店不單只是東京D&D的無限複製,而是重新檢視自己居住的地方,有什麼絕無僅有的原創特色,讓遠道而來的人,想要先來D&D,看看這城市的特色和價值。

在擴店的過程中,D&D變成日本獨特性商品的資料庫,藉此共享彼此的網絡,相互學習。並在2009年開始出版《d Design》旅遊雜誌,這些看似商業拓展的行為,都是長岡賢明為了永續經營自然而然的結果,每個活動的產生,都是為了更緊密的連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古董家具和古董雜貨並不是被回收的破銅爛鐵,只是還沒找到它們在現在生活中的用途而已。…明明過去很有用,但現在卻不知道該如何運用─試著將這類物品融入生活之中,…在乍看不具實用性的物品中,找出其美學價值或其他利用價值,就是一種感官的訓練。」這段取自《從京都窗口看京都》,算是為D&D下了一個完美註腳。

成為D&D重要支柱的活動D讀書會,一開始是為了培養內部員工對於判斷生活用具之好壞的準則,之後漸漸擴大成消費者也一同來參與,就像開店練習一樣,消費也是需要練習。仔細想想,D&D並不是販售從無到有的東西,而是將被判定成無價值、不能使用的東西當中,找到它們適當的定位。在想法層層的傳遞之中,開始珍惜日常使用的物品,或者說:開始正確的使用物品,設計應該是一種循環和傳承,不只是製造端的精神,也是使用者該思考的生活依據。

那些不帶著品牌光環的好東西,不能只看表面的形式。像是千利休秉持的「侘寂」(わびさび)的選物精神和柳宗悅在「民藝運動」中所提及的生活美學。商品不應該脫離生活感,而是能反覆使用,D&D回到與客人是在同一個角度觀看物件。

在60Vision的活動中(指1960年代的產品觀點),D&D邀請了已停產的製造商,以復刻的方式,讓企業回到設計的原點,重新檢視品牌的價值。擺在D&D中的商品,本來就沒有所謂新舊之稱,不因為流行與否而產生購物衝動,單純的展現物件的美好。唯有使用才能有所謂的「美」,人使用過後,物件才有故事可以訴說。

「『東西』本來就該慢慢地製造出來。製造者要確實具備生產耐用、用壞可以修理的技術。」

於2009年雜誌《2535》曾經專訪過長岡賢明,那時候的標題是「未來20年最in的生意,賣土產!」至今依然相當適用,物品的存在是文化的表徵,在台灣,無法直接列為古蹟的技藝保存,所謂老的、退流行的變成「復古」的形容詞後,型態不停地前進,老物件不再只是收藏,而是如何使用。它們變成時代的語言,而長岡賢明則是扮演「思想翻譯者」的角色,將設計翻譯成生活。那些蒙上一層灰的商品當中,輕輕揚起的是經年累月的技藝。或許哪天會有一間台灣的D&D,收羅經典物件的老店,呈現深度Taiwan Vision。

作者:陳瀅羽

(編按:此篇為新頭殼網站跟高雄獨立書店「三餘書店」合作所推出的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