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陳瀅羽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陳瀅羽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煉成既纖細又強韌的棲所─《冬蟲夏草》

    新聞 煉成既纖細又強韌的棲所─《冬蟲夏草》

    2017.03.25 | 10:09

    「鄰家太太的屋瓦反射出白色月光。不久後,卵塊的前端逐漸變成液狀滴落,同時也落下幾隻小蝌蚪,掉落在蠑螈之間。…在那瞬間,蠑螈同時閉上眼睛和嘴巴,露出妙不可言的幸福。」─擷取《冬蟲夏草》中〈天香百合〉在舊家附近有一條桂林街,我就讀國小一、二年級時,常常會和母親走那條小巷上學。那時候是一整排
  • 一陣《時代的風》,揚起生命行腳的旗幟

    新聞 一陣《時代的風》,揚起生命行腳的旗幟

    2017.02.25 | 11:24

    老實說,我一開始很懷疑自己是否能耐心的將這本書讀到最後一頁。書封的設計是灰色的寬型書腰,在上方挖了個四方型的小洞,狀似汽車的儀表板,上面標著四個數字「1966、1978、1990、2002」一開始以為是里程數,翻開書才知道,原來這四個數字正標示著作者工頭堅生命中相當重要的四個年份,他笑說,回頭看才發
  • 那些我所認識的書店與其他--《一個人開書店》

    新聞 那些我所認識的書店與其他--《一個人開書店》

    2017.01.29 | 10:25

    前些日子在雜誌上看到《一個人開書店:那霸市場裡的烏拉拉》這本書嚇了一跳,怎麼店裡居然沒有進啊!況且已經出版了好些日子,號稱目前日本規模最小的書店,它的經營故事確實引人興趣。本來在連鎖書店淳久堂工作的宇田智子,自己申請外調到沖繩分店,離開日本都心東京,一下子連到碧海連天、風俗民情也不盡相同的沖繩。「沖
  • 裂縫與縫補的記憶--井上靖《我的母親手記》

    新聞 裂縫與縫補的記憶--井上靖《我的母親手記》

    2017.01.03 | 11:41

    「那時候我提著一個皮箱,站在月台上,有位男子一直在旁邊偷瞟著我,故意從我身邊走來走去,我都假裝沒有看到。火車來了,裡頭坐滿了人,我心想慘了,從屏東坐到桃園的路程可不短,如果搶不到位子就要一路站到桃園。車子一停下來,人都往車門擠,突然那個男子出現在窗邊,『快把行李給我,快點』,當時我還傻傻地把皮箱給他
  • 打開日本史的任意門--《表裏日本》

    新聞 打開日本史的任意門--《表裏日本》

    2016.12.02 | 12:42

    大概是從開始學習日語才讀懂「哈日」這個單字。語言就如同一個民族和文化的外顯產物,越是往日語的高層次爬行,就不得不把這個國家的底蘊仔細瞧個清楚。但歷史一直都是我最苦手的部分,雖然去日本走跳1年,但對於日本史我幾乎是視力只有0.0001,對於京都啊!茶道啊!略懂略懂,該去的景點沒少,該跪到腳麻喝抹茶的體
  • 藤原新也的《雙手合十一無所求》

    新聞 藤原新也的《雙手合十一無所求》

    2016.11.05 | 11:19

    這本書來到店裡也差不多半年左右,前些日子被一位中年男子買走,不知道為什麼印象特別深刻。明明沒什麼眼神交會,但他將書靠著身體挽著離去的身影,卻是如此清晰。說到藤原新也立刻聯想到的應該是《東京漂流》,而近期出版的《雙手合十一無所求》是作者於59歲時寫下的作品,紀錄在四國繞行聖境的巡禮。在書頁中夾雜著一些
  • T5:新裝幀時代,觸摸書的臉

    新聞 T5:新裝幀時代,觸摸書的臉

    2016.10.17 | 12:39

    我是會受書封迷惑的人。如果說它擁有亮眼的設計,特殊的材質,就會不知不覺地被吸引。我曾因為看到《民俗臺灣》的介紹,而開始想要蒐藏。日治時期由西川滿帶頭,開始細究台灣的風俗習慣,整理成冊,印製成刊物發行。那每一期的封面對愛書人而言,簡直是夢幻逸品。《文藝台灣》、《媽祖》這系列的刊物,都大膽的使用了鮮豔的
  • 設計者的魔術方塊:佐藤卓《鯨魚在噴水》

    新聞 設計者的魔術方塊:佐藤卓《鯨魚在噴水》

    2016.10.03 | 16:24

    詹偉雄一篇討論設計和創意的文章提到幾個想法的亮點,見解精闢,而其中一段特別敲到心底,大意是「每一個偉大的人物所做的事情無非是對於現實生活做出回應」,單看這段話或許會有人認為,人不就是無時無刻對於現實中所發生的事物互動、回應嗎?但在每個當下,是否真誠的解釋了遭遇到困難的意義,和創造出連自己都意想不到的
  • 來不及寄出的...《父親的道歉信》

    新聞 來不及寄出的...《父親的道歉信》

    2016.09.18 | 10:05

    已經忘記第一次讀向田邦子是什麼時候了,但我手邊向田邦子的第一本書是《父親的道歉信》,那時在台大附近的胡思二手書店看到水牛出版社的版本,雖然書緣泛黃,內頁脫落好幾頁,但總覺得封面這張向田邦子很美。書拿起來輕巧,特別適合這本書的質地。我一開始不太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喜歡這位作家,但隨著時間日子一長,才知
  • 走踏昭和的美食地圖:《作家的料理店》

    新聞 走踏昭和的美食地圖:《作家的料理店》

    2016.09.05 | 11:53

    最近,我一位住在仙台的朋友和我聯絡,在經營二手書店的他剛好被《天然生活》這本雜誌採訪,問我在台灣是否買得到這本刊物。入手後一看這期主題為「閱讀與料理」,訪問了一些作家、畫家、音樂人…還有幾間書店,推薦了好幾本與「食物」相關的書籍,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幸田文的《台所のおと》(收錄於台灣翻譯的
  • 走出櫻花小徑 偉大的墮落大道─坂口安吾

    新聞 走出櫻花小徑 偉大的墮落大道─坂口安吾

    2016.08.08 | 13:02

    因為對於太宰治的喜愛,對於「無賴派」門下的其他作家也充滿興趣,近來坂口安吾的新譯作品在不同出版社底下重新問世,連坂口這個人是圓是扁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開始從他的名作《墮落論》(麥田出版)猛嗑,但讀1/6就打退堂鼓放棄。內容是閱讀越沉重,話語中的軟爛的部分其實是嚴厲的批評,像是不斷被洗臉的文章,處處藏
  • 下個新興社會,第一產業的星光大道:《食鮮限時批》

    新聞 下個新興社會,第一產業的星光大道:《食鮮限時批》

    2016.07.16 | 19:07

    小森食光上映的時候,我人在東北岩手縣,飾演女主角市子的橋本愛在首映當晚有個小小的歡迎會,在當作會場的餐廳中,主廚製作電影中幾道簡單的料理和大家分享,由於那些食材皆來自岩手本地,製作方法也都是當地人較為熟悉的食譜,大家聚在一起時,除了討論電影內容外,食物變成連結觀眾間最為熱門的話題。去年6月日本出版的
  • 屬於安藤忠雄與中村好文的建築旅程

    新聞 屬於安藤忠雄與中村好文的建築旅程

    2016.06.26 | 12:08

    還記得松浦彌太郎在《最糟也最棒的書店》裡頭說到自己的少年時期,因為無法再持續運動生涯,頓時人生失去方向,最後選擇去美國流浪。回日本後開始經營書店的他,生命中最重視的書只有3本,其中2本是亨利·米勒的《北回歸線》和傑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對於書中描述的生命中的旅程,讓我
  • 走讀宮澤賢治,夜裡的銀河、大人的童話

    新聞 走讀宮澤賢治,夜裡的銀河、大人的童話

    2016.06.04 | 15:36

    「我們把天河想像成牛奶流淌過的痕跡,那星星們就像牛奶裡的那些細微的脂肪球。假設星星是天河裡的砂石,那天河裡的水是什麼呢?答案是真空。真空可以用一定的速度傳遞光線,而且太陽、地球都在其中」─擷取自〈銀河鐵道之夜〉近年來,台灣以宮澤賢治為主題的翻譯作品增加不少,在文豪組太宰治、芥川龍之介…
  • THE 萬城目學,萬步練習到萬字固定

    新聞 THE 萬城目學,萬步練習到萬字固定

    2016.05.15 | 11:21

    萬城目學,萬目學成,萬城學目…真的很抱歉,對於記憶人名有莫名其妙的錯位問題,尤其是日本名字,或者是外國人的名字。外國人是音譯,大約可以被理解,但日本人的名字卻真的不太好記,撇開「木村」、「佐藤」、「田中」之類的菜市場名,我都任由那些漢字(或者平假名)自由漂浮在腦海中!唯一能確定的是有「
  • 物件使用的「美」--《D&D開店術》

    新聞 物件使用的「美」--《D&D開店術》

    2016.04.16 | 16:06

    近年來,每到台南就喜歡鑽小巷子,駐足在一棟又一棟的老房子前面,觀察它的花窗和磨石地板,有些生鏽的紅色鐵門,總有驚喜的圖樣纏繞。老屋欣力,這樣的維護是從民間漸漸興起,這些老屋的保存讓我們看見建築原本的美和價值。然而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也是有相同的道理。D&Department開創者長岡賢明
  • 閱讀慾望的燃點:《華氏451度》

    新聞 閱讀慾望的燃點:《華氏451度》

    2016.03.20 | 10:09

    大眾文學,常被標誌上「用來打發時間的讀物」,在這其中「奇幻文學」和「恐怖文學」更甚。寫出許多著名作品的史蒂芬‧金的第一部小說《魔女嘉莉》曾被作者丟到垃圾桶裡,還是老婆偷偷的將這篇撿回來,才有機會出現在讀者面前,甚至搬演成電影。當代奇幻作家尼爾‧蓋曼說:有些故事可能多年之後,你已經記不得主角名字,情節
  • 何不認真來悲傷?  郭強生的那些記憶的光

    新聞 何不認真來悲傷? 郭強生的那些記憶的光

    2016.02.20 | 10:33

    前幾天突然想起郭強生的《何不認真來悲傷》這本書,由於店裡的那本書剛好售出,先讀了《我是我自己的新郎》,雖然當時人還在書店,眼眶還是不小心泛了淚。看到父母親特地跑到紐約去找他的那一段,當時正嚐到自由的他,不願配合父母親的時間,明明可以一起吃晚餐卻自己出門,放著兩老看著一整天只有2小時的華語節目。唯有假
  • 《露水京都》,再見露水

    新聞 《露水京都》,再見露水

    2016.01.22 | 18:45

    第一次接觸到韓良露是在《狗日子‧貓時間》,隨手翻閱剛好看到一張關於書店的照片。心想:「這位作者也和我一樣在乎一座城市是否有美麗的書街風景」。這本關於倫敦的旅居情懷,讓我初識這位作家。然而對於京都有重度迷戀的我,是在《露水京都》後,才真正走進韓良露的溫暖世界。要說此書是完完全全在講京都是不對的,能將京
  • 《編辭典》的日常,文化觀察者想要說的是……

    新聞 《編辭典》的日常,文化觀察者想要說的是……

    2015.12.25 | 15:47

    現在的人用電腦軟體寫文章(通常都有選字機制),在網路上接收資訊,為了適應快速的時代,腦袋幾乎訓練成即使有錯字、不符合邏輯的句子,都可以被理解、甚至練就迅速代謝掉每一秒的資訊的能力。對於天天在使用的文字,我們已經到達某種程度上無感了。然而對用字錙銖必較的人依舊存在,我用「刁鑽」來形容的這類職人─字典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