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19日公布國內首例境外移入茲卡(Zika)病毒感染個案,一名泰籍男性於1月10日在桃園機場入境時,在發燒篩檢站被攔檢,血液檢體經該署實驗室檢驗確認感染。這是疾管署自2003年實驗室監測茲卡病毒檢驗約5萬件檢體以來,首次發現感染案件。疾管署將提升中南美與加勒比海地區及東南亞6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

疾管署指出,個案為24歲泰國籍男性(居住於泰北), 1月10日入境時因發燒於機場發燒篩檢站被攔下,他表示前3個月均在泰國,首次來台工作,1月9日於泰國時即有發燒、頭痛等症狀。經檢疫人員採集檢體登革熱快速檢驗陰性,檢體送實驗室檢驗確定其感染茲卡病毒;其同行者2人為同公司員工,均居住泰北,1人有喉嚨痛、頭痛症狀,就醫後已改善,另1人輕微喉嚨痛、有痰,2人經採檢茲卡病毒、登革熱皆為陰性。

針對這項個案,疾管署說,目前個案病況穩定,恢復情形佳;台灣同住者5人及同事10人均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就個案工作地周邊進行孳生源清除與病媒蚊密度調查等防疫工作。

疾管署表示,2015年下半年起,茲卡病毒疫情於中南美洲快速擴散,截至目前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至少17國出現本土疫情。除上述地區外,非洲維德角也曾出現本土病例,歐洲及美加地區則零星出現中南美洲及東南亞地區移入病例。亞洲地區曾檢出茲卡病毒國家包括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及印尼,2013年至2015年並有自馬來西亞、泰國、馬爾地夫及印尼輸出病例至他國的紀錄。

鑒於茲卡病毒疫情目前於中南美洲日益擴散流行,且該疾病亦可能與新生兒小頭畸形症有關,為進一步監控防治該病毒感染之發生,疾管署將依相關規定,將茲卡病毒感染列入我國第二類法定傳染病,醫師如發現疑似個案,應於24小時內通報。疾管署並提升中南美與加勒比海地區及東南亞6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即日起提升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旅遊疫情建議至警示(Alert),另亞洲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及馬爾地夫6國目前亦可能有感染風險,且我國已出現首例自該地區移入病例,故將其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注意(Watch)。

根據疾管署的資料,茲卡病毒為黃病毒的一種,目前被認定為是由蚊子傳播的蟲媒病毒,最早是在西元1947年於烏干達的茲卡森林中分離出來。過去只有少數人類病例的報導,直到西元2007年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蒲島爆發群聚疫情,才有比較多對這疾病的認識。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