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用電腦軟體寫文章(通常都有選字機制),在網路上接收資訊,為了適應快速的時代,腦袋幾乎訓練成即使有錯字、不符合邏輯的句子,都可以被理解、甚至練就迅速代謝掉每一秒的資訊的能力。對於天天在使用的文字,我們已經到達某種程度上無感了。然而對用字錙銖必較的人依舊存在,我用「刁鑽」來形容的這類職人─字典編纂人。

《編辭典》從一開始就細心的說明編纂辭典的順序,從編輯方針的確立、採集詞彙、取捨收錄、釋義、推敲、甚至討論關於日後辭典興衰,也舉了相當多生活中的例子。

「用例採集的初期,只是將詞語寫進卡片裡,後來才漸漸加上了前後的文脈、出處、日期、頁數等詳細資訊。」

以作者編輯《三省堂國語辭典》而言,有兩大主要方針:一是收羅普遍存在於生活中的用字遣詞;二是以中學生都能輕易理解的說明。看似容易,但想像要認真去收集平常我們所使用的單字,是一個多麼龐雜的系統。所以採集的工作會發生在早晨看新聞、看動物星球頻道、或是女兒在看卡通的時候。每當聽到沒聽過的句子、詞彙、特殊用法時,作者都有想按下錄影鍵的衝動,這種工作上的敏銳度卻「只能小心翼翼在不被妻子和女兒嫌惡」之下進行。

書中作者不停強調寫下註解需要「實際體驗」。例如想要知道R&B的意思,就應該要先收集一些著名的R&B音樂,聽過之後才可以寫下心服口服的註解。參考其他辭典好歸好,但總讓他心底不踏實。但尷尬的若要寫關於「酒孃俱樂部」的解釋,是否也需要實際去一趟。這樣讓人有點噴飯的堅持,不禁讓人浮現日本人追根究柢的刻板印象。除此之外還有,走在新宿路上猛對寫著有趣詞語的招牌拍照,或者是買一些時下的女性雜誌,將沒看過的單字頁撕起邊角作為紀錄,或者偷聽路人講話,這些行為都會被其他人視為怪阿伯吧!但抱持著編出一本讓大家都可以使用的字典的使命感,他只好忍受各種異樣眼光,努力工作。

這樣以年作為編輯單位的製作團隊,參與者確實是需要極大的專注力和觀察力。大家在各別負責的領域中,合力編纂出一本對任何一個人都適用的字典,當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和取捨,讀者也從中瞭解原來生活中有許多文字是正在死亡,也有許多文字正在誕生。這時才明白,原來一本辭典背負的責任是如此重大。在「釋義」、「推敲琢磨」的過程中,其實是解釋、推敲的是一種文化。思考這個社會中,人們是如何使用這個文字。

然而語言的學習說到底是文化的馴染,惟有低下頭看見這些字的生死,才能懂得這國家背後的文化的流動和底蘊。尤其像是「基本用語因為太常使用,反而像空氣或水一樣的自然,要說明清楚其意義,反而不容易」,例如水、右、時間、宇宙、戀愛…要如何在三言兩語中讓可能完全不懂其意思的小朋友能快速的理解,而對已經用慣這些詞彙的成人們,能在參閱字典時,得到這時代賦與它們新的意義呢?這或許是像作者這樣的人必須不斷思考的。

書中可以看到關於字典編纂人才有的生活小樂趣,建議和《啟航吧!編舟計畫》一同閱讀,有互相對照的充實感。看飯間浩明《編辭典》的確能讓我邊笑邊欽佩「啊!原來實際上真的有這種職人的偏執」。我在文章開頭使用了「刁鑽」一詞,其實是一種誇讚。就如同日文中「こだわり」,最初也是形容太過鑽牛角尖的人,但現在卻常常使用在各種招牌當中,例如:「こだわりのラーメン」(刁鑽的拉麵),變成是一種讚譽,指相當講究。就在這「刁鑽」的過程中,慢慢的建構出世界的樣貌。就如同作者所言:「隨著詞彙的定義作業的完成,世界的樣貌更鮮明的浮了上來。……不論是自然的、人工物、動作、人的心理、具體事物、抽象事物,全部的萬物都可以用辭彙來表現。此模型很巧妙地抓住了萬物的特徵吧。請各位盡情的閱覽吧。」

(作者飯間浩明參與編纂的《三省堂國語辭典》第七版。圖:三餘書店提供)

我於上周跑到台北的淳久堂,果不其然與《三省堂國語辭典》第七版相遇,忍不住就翻閱起來。對於一個語言的初學者而言一本字典的確是必需,從一個字的解釋來瞭解,有時候因此而認識新的單字,如果能耐心的讀完辭典,那編纂者肯定會感到相當欣慰。反觀台灣現今的字典,也被許多的讀音所困擾著,除了在註解的考驗之外,還有漢字文化源頭的追溯,想必遇到困難也不比日文辭典來的少。日本韓裔作家柳美里,曾說過自己打發時間時的方式是閱讀字典,真實的瞭解每一個字的用法,才能確實寫出一篇好讀文章。我在不知不覺當中,期待起第八版《三省堂國語辭典》的出版。

作者:陳瀅羽

(編按:新頭殼網站與高雄獨立書店「三餘書店」合作,每星期五固定推出書評。)

日本的辭典市場相當競爭,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可以迅速掌握文字的成長和衰退。   圖:三餘書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