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0年來,不平等持續不斷地增長。我不想概述如今已為人熟知的議題,相反地,我想要復原不平等的特定面向。撇開量度、時間框架、詮釋的不一致,有許多證據顯示,世界各國之內,存有實質的所得與財富不平等。要說明此一不平等,大部分可以借助由國家平均值所衡量出的各國差別。

雖然一般都同意,這一個半世紀以來,全世界經濟不平等的整體水平劇烈上升(見圖1.6),但過去20年仍可見持續的論辯。許多人在著述中已闡明,這有一大部分取決於衡量全球不平等的方式。如果我們捨棄國家平均值,而改用基本標準之下、各國實際的貧窮人口總數,我們會得出另一種全球不平等的程度。根據米拉諾維奇(Milanovic)對各國所得不平等的衡量,某些高所得國家(包含丹麥這類的國家)最窮的五分之一人口,平均比低所得國家(包含馬利共和國這類的國家)最富有的五分之一人口還有錢。

美國內部的所得不平等

美國的情況可當作某種自然實驗來看,讓我們看出在一般被分類為「高度開發」的國家裡,所得不平等能變得多麼惡劣(見圖1.9)。根據米拉諾維奇的研究,儘管美國最貧窮的人,平均而言,比許多開發中國家最貧窮的人過得要好得多,美國內部的不平等卻可以入列世界最高的一群。在2010年,美國前五分之一家庭的所得,占了全國所得的47%,其中20%全進了所得前5%的家庭;這些數字排除了繼承而得的財富、資本利得,以及其他非經工作而來的所得。於此同時,底層五分之一的家庭僅僅占了全國所得的3.8%。益發嚴重的是,頂層與底層的差距已加大:流入美國前1%人口的所得比重自1980年代起激增,而同一段時間內,底下90%人口的所得增長有限。

富裕國家的極端情勢

如果美國讓我們看出,一國之內的不平等能變得何等惡劣,那麼希臘、西班牙、葡萄牙便是讓我們認清,一國的經濟能怎樣的劇烈萎縮。這3個國家僅只是更大的趨勢中3個最為極端的地點,而這個及於已開發世界(包含歐元區其餘部分)的趨勢是:已開發國家中經濟空間的萎縮。當已開發國家彼此間沒有戰事,這樣的萎縮是很不尋常的。要描述這趨勢,更常見的用語是低成長與高失業率。有鑑於這3個國家以及事實上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別的國家裡,很大一部分人口所遭遇的極端態勢,我主張,上述用語太過含糊。就業情況的有限增長,並不足以根除此一萎縮。失業與破產的增長已有詳盡的記敘,在此我不多費筆墨。我的目標是運用前述趨勢來探索經濟空間的萎縮及其影響。

當劇烈的收縮逐漸被標準量度摒棄,「經濟」事實上(de facto)就被重新定義了。失業的人失去了一切—工作、住家、醫療保險之後,便容易掉出那被定義成、被視為是「經濟」的東西。有同樣遭遇的,還有小商店、小工廠的老闆,他們在一無所有之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還有受了良好教育的學生與專業人士,他們移居外國,完全離開歐洲。

這些趨勢重新定義了經濟的空間,使其變得更狹小,而把很大比重的失業及貧窮人口趕離標準量度。這樣的重新定義,讓「經濟」變得能端上檯面,能在人均GDP的量度中顯示些微成長。但腳踏實地來看,卻更接近一種經濟面的族群清洗(ethnic leansing):將棘手的因素直接排除掉,就當已經處理好了。

像這樣縮小、重新定義經濟空間,讓經濟體能以「回歸常軌」的樣貌呈現的作法,持續可見於越來越多歐盟會員國及別的國家。其中一項區別是,IMF及歐洲中央銀行(ECB;European Central Bank)在陳述經濟復甦所需要素時所扮演的核心角色。只要在這議題上,人們幾乎只聽得到它們強調GDP的復甦、不提經濟體的收縮,它們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持續取得成效。

實際上,在2013年1月初,歐洲央行就表示,希臘經濟復甦在望,而信評機構穆迪(Moody’s)也上調希臘的債信;希臘的評等還是很低,不過這樣的轉變之所以要緊,是因為投資者會將之納入考量。而這些顯示著若干復甦的量度略去的是,有數量可觀的一部分家庭、企業、地方被逐出那些受到衡量的經濟空間。被驅逐者,成了正式的評量機制看不見的事物,其對於成長率的負面拉力從而也被抵銷掉了。

作者:莎士奇亞‧薩森 Saskia Sassen

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教授及全球思想委員會聯合主席,曾獲選為全球百大思想家,並獲得多種學術獎項與榮譽博士。最近一個獎項是:西班牙亞斯都利亞親王社會學獎得主(Principe de Asturias Prize for Social Sciences)。

(編按:《大驅離:揭露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的殘酷真相》,是莎士奇亞薩森的作品,以全球視野,透過社會學的方法,將不同區域與經濟體的衰退、環境破壞以及社會總體生活的向下沉淪等頹勢,找出內在的共通邏輯,闡述「驅離」此一力量所造成的破壞力,為現代社會的困境指出了嶄新的理解方式。新頭殼特別與商周出版合作,為讀者摘錄部分內容)

這一個半世紀以來,全世界經濟不平等的整體水平劇烈上升。圖:商周出版提供   

1979-2006年,美國內部以家庭計,平均工資與薪水成長百分比。圖:商周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