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的選票區分四大塊,最核心的外省族群、第二圈是軍公教人員、第三是地方派系、第四是經濟選民,而在這次地方大選中,國民黨一直相信台北靠藍綠、台中靠派系、雲林靠新台幣等策略可以有效凝聚這四大塊的選票。但最終結果藍綠高牆倒了、派系無力了、新台幣失效了。

相信藍綠

為了鞏固外省族群及軍公教族群,採取操作藍綠對決,是國民黨及連陣營奉為最高準則,所有戰術以激發藍綠對決為最高指導原則,處心積慮要把柯文哲與民進黨掛勾,從蔡正元、羅淑蕾到連戰、郝柏村的皇民說都是要激起藍綠的對決。連勝文卻面對一位無黨籍軍公教背影的柯文哲對手,更高喊推倒藍綠的高牆。而皇民說在台北未能激起藍綠,卻衝擊台北以外其他傳統台灣人的內心深處。

相信派系

攏絡派系,採取下資源、逼迫派系領導人各派頭站台、掃街甚至勸退整合等。因此在台中市、苗栗縣、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澎湖縣等全都寄望派系的整合與派系的動員,在台中市需要廖了以陪胡志強掃街,陳庚金一再信心喊話,而彰化卓伯源的站台成為指標,在嘉義市勸退蕭家班等。大台中市只能依靠原縣區的紅黑兩派,成為胡志強最後勝選的依靠,國民黨這次高估派系的實力。

相信新台幣

針對經濟選民方面,郭台銘從北到南比輔選力道不輸馬英九,甚至與候選人合照成為看板指標,而以郭台銘為主的財團代表,正以投資為餌,甚至頻頻站台大開空頭支票,甚至無限上綱至中韓FTA等問題,2012年以商逼政再度重演。所謂華爾街運動1%與99%的對決,這些兩岸財團比恐怕比1%更稀少,而國民黨卻選擇站在1%這面對抗99%群眾。1%的動員展現就是動員台商投票部隊為救援,面對99%的經濟選民,這張經濟牌更少不了恐嚇牌的搭配。

從2007年台灣人認同只有44%,到2014年台灣人的認同已經突破60%,代表年輕選民已經厭倦藍綠惡鬥,在高失業率、薪資到退年代,年輕選民面對財團是最弱勢,年輕選民更不是派系所壟斷的政治資源的對象。國民黨自己切割藍綠,只取藍營的選票,組織盤只取動員派系,在經濟選民上只取1%的財團,如此切割下,國民黨最後的結果一點也不意外。

藍綠、派系、新台幣,最終不抵年輕選民的高投票率。

作者:洪耀南(未來事件交易所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