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雨傘革命和台灣的太陽花學運有太多相同之處,簡直宛如雙生子。不管是年輕世代領導抗爭、公民抗命、公民審議、行動創意有秩序,以及獲得社會廣大奧援等層面,兩者均神貌合一;甚至連黑道在夜晚分別以汽車或機車衝撞現場,都有同樣的戲劇效果。

更驚人的雷同是,他們的對手同樣愚蠢至極。

香港特首梁振英和台灣總統馬英九對這樣的抗爭運動,第一個出現的反射批評,都是將其定位在違法層面,而且試圖以暴力污名加以抹黑。

他們為此事件召開的記者會,同樣是提油救火。馬英九記者會談話,讓50萬人在330當天走上凱道;梁振英對佔中的批評,形同號召更多香港人加入抗爭的檄文。

梁俯首甘為中共打手,馬則非和習近平見上一面不可;馬的歷史定位,看來更像是以梁振英為榜樣,矢志急起直追。

但台港兩地對抗中國,畢竟有一些基本不同之處。

台灣早已民主,太陽花學生反服貿,不只是為了經濟問題,更是為了避免馬政府向中國靠攏而吞噬了民主果實,憂心喪失台灣人的獨立自主,而起身捍衛民主。

但香港人雖然自由,卻從來沒有民主,從英國殖民到回歸中國,人民在議員選舉上仍僅有點綴性的力量,更不用說以自己的一票選出特首。香港人是為了追求還沒到手的民主而奮戰。

台灣因有國家認同之爭,往往模糊了本質上的民主價值,親中與反中的戰線,也就更加延長而增添了辯證的複雜度。

然而在香港,他們聚焦十分清晰,就是追求符合普世價值、沒有打折扣的普選制度。中共很難用國族認同的操作,打擊這些學生和群眾。

對於習慣自由市場機制的香港市民,中共再怎樣也很難說服他們,滿滿的水果店中,只能從他所提供籃子裡的三顆爛蘋果挑選一個。

因此當馬英九發表聲明,支持香港普選的民主發展時,最讓人無法諒解的是,馬英九的施政作為,實際上就是向中國控制香港的目標靠攏;讓台灣人的未來選擇益形稀少。

香港的雨傘革命,終究是籠子裡的反抗,而台灣足以慶幸的是,我們還在籠子之外。

籠子裡的反抗,悲劇收場可能性高,但萬一不小心打破籠子,香港將成中國的民主領航者。倒是台灣,一旦關進籠子,恐怕就是萬劫不復。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